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古与今”“南与北”交融 燕赵艺术家“文人书画”金陵开展
2024-05-20 10:41:3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5月19日下午,来自燕赵大地的“文人书画”代表人物杜建奇、潘海波、李浩,在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初见书房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人行”书画展(南京站),引发了南京书画界人士和观众的浓厚兴趣。

“古与今”“南与北”的交融 燕赵艺术家“文人书画”金陵开展_fororder_图片 1

开幕式剪彩现场

  当天开幕的“三人行”书画展,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西善桥街道办事处主办,南京西善街道文旅中心、初见书房、南京止一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徐晓亮策展,杜建奇题写展名,王春林、徐则臣分别作序,陈福民、张瑞田、付聪撰写跋语。

  杜建奇、潘海波、李浩3人身份各异,书法与绘画是他们共有的喜好,且勤于钻研,颇有建树。这次,3人结伴而行,来到南京办展,是一次以艺会友、相互交流的艺术之旅。

  “燕赵之风”刮到了金陵

  知名主持人徐丹主持开幕式。她向观众介绍了杜建奇、潘海波、李浩3人的艺术成就和展出的作品。在繁花似锦的初夏时节,“燕赵之风”拂动金陵,让人啧啧称奇。

  杜建奇系河北承德市人,当代美术家。多次在中国、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国举办个人美术展览会。现任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河北省雕塑研究会副会长,美国纽约哈德逊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高考教育联盟会长。

“古与今”“南与北”的交融 燕赵艺术家“文人书画”金陵开展_fororder_图片 3

主持人徐丹与潘海波(右一)、杜建奇(右三)、李浩(左一)互动

  潘海波是河北南皮人。曾任河北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处处长、河北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兼总编辑等职,现为河北省出版总社首席编辑。

  李浩是“70后”代表作家,诗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北作协副主席。著有小说集《蓝试纸》《将军的部队》,长篇小说《如归旅店》《镜子里的父亲》等。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俄、意、韩文等10多种语言。

  开幕式上,张如铁代表主办方、杜建奇代表参展艺术家、向阳代表到展文艺家、尹石代表江苏书画界分别致辞、讲话。张如铁说:“近些年来,西善不遗余力地打造‘理想教育小镇’,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抓手,通过办展览、读名著,促进居民不断提高文化素养、精神境界。书画作为艺术的载体,源自人民的生活需求,艺术家又通过作品展出的方式,回到人民中去,这种互动和循环的过程,不仅促进了文化与生活的互动,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杜建奇谦逊地说:“我们3人一不留神行到了人杰地灵的南京,向观众献上自己的书画作品,是一次求教学习的机会。”他认为,在新时代的大潮中,燕赵美术焕发新的活力,艺术家的作品无不从多种角度寄托着对民族复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笔墨当随时代,用艺术作品记录时代变迁、描绘讴歌时代的风物人情、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向阳说:“‘石门三杰’能够在世界文学之都举办联展,既是文学文艺事业当中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展览,也是世界文学之都真正地融入世界文艺符号的一次文学实践。西善桥街道一向以向善文化为核心,‘三人行’展览选择在西善具有文学和诗意的初见书屋举办,可谓‘人生若只初相见,人生必然有再见’。展览强调‘文人书画’的概念,我个人一直有一种文艺观点,中国真正的文人从来就没有和书画割裂,真正的文人标志一定是文学内容和艺术符号的兼容,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融文艺’,只有‘融文艺’才具有真正的文人标志。”

  领导和嘉宾致辞后,尹石、向阳、胡学文、沙克、陈国欢、雁西、潘海波、毛贵民、苏金海、张如铁登台,共同为“三人行——杜建奇、潘海波、李浩书画作品展”开幕剪彩。

  “文人书画”的时代风貌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是一座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名城,她敞开怀抱迎来“三人行”书画展,便是一个佐证。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资深评委王春林,为“三人行”书画展写下了《“石门三雄”印象》的序文。

  茅盾文学奖得主、《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也在序文中说:“李浩写小说,认识20年了,开始我们只聊文学,记不清从哪一年起,书法和绘画成了话题,文学竟渐至退后到末位,写小说的李浩俨然转型成了书画家。也好,我恭喜他的这个转型,行走江湖,暗器藏身,多栖是种大本领。中国文人本就诗(文)书画同体,李浩在写小说的同时,也是在把自己打造成了纯正的‘中国故事’。”

  “因为李浩认识了潘海波兄。潘兄为人豪侠,有燕赵遗风,朋友美其名之‘总泰斗’。我以为这个称谓好,海波兄挥动如椽巨笔时,如大风横扫落叶,那气派,非‘总泰斗’不能也。海波兄专业出版,回想一下,除第一次见面我们聊了文学出版,此后再见或网上联络,所论者似乎都是书法。”

  “我也有幸欣赏过杜老师多幅肖像画作,惊而异之。惊的是人像逼肖,赏画如晤其人;异的是画风独特,为我先前所未见。就算是外行,我也明白太阳底下无新事,想要画得无前,何其难也。更有幸,杜老师也曾为我肖像一幅。见到画作时,我的感觉如同在照镜子,当然,那是一面独属杜氏的艺术之镜。”

  “审美情趣”的充分展示

  “三人行”书画展在西善举行,对参展者李浩而言是“梅开二度”。

  背后的故事是,在西善桥街道主办的“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活动,迄今已举办至第二十六回。其中李浩曾经以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的身份,在此开过文学讲座。当天他又以书画家身份故地重游,感受诸多。

“古与今”“南与北”的交融 燕赵艺术家“文人书画”金陵开展_fororder_图片 11

展厅现场

  李浩说,一个街道可以坚持举办面向全国的高端文学活动、举办外省市书画家的展览,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体现了西善人追寻文化的价值信仰的多元化,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补充和文化价值建构的重要资源。

  回到展览本身,“三人行”印证了近代艺术大家陈衡恪的观点,即“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杜建奇、潘海波、李浩3人数十年倾心于书法与绘画创作,学问上有的放矢,艺术上精益求精。

“古与今”“南与北”的交融 燕赵艺术家“文人书画”金陵开展_fororder_图片 13

活动合影

  纵观杜建奇的人物素描作品《陈忠实》《莫言》《贾平凹》等,形神精妙,默而活脱;潘海波的书法《书道风雅》《松泉》等,于变化中见姿致,又平和坦然;李浩的国画《师古》、书法《古诗》等,画中有“四僧”意蕴,书法深得魏晋三昧。很多观众感叹,无论时代的特点有怎样的变化,美术家深入生活来观察、感受、思考和表现当下生活的特点,发掘时代生活所孕育的审美情趣,用美术作品展现人们寻梦的理想和追梦的奋斗,这是不变的。(文/图 梁平 范素丽 李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