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江苏税务:税惠“春风”进企业 赋能发展向“新”进
2024-05-14 16:33:5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小雨责编:李诚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24年工作任务,首先一条就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是重要参与者,也是有力推动者。赋能企业发展向新而进,在众多助企纾困政策中,税费支持政策是最具含金量、经营主体受益最明显的政策。随着国家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相继出台,在江苏,推出的包括精准推送“未问先送”“一键获取”等一揽子落实举措,在政策落地落实上成效显现——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对支持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的个性化需求。

  赋能,“智改数转网联”加速

  以“智改数转网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现实需要。江苏在全国率先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这一制造业改造的重要举措,服务于此,各地税务部门牢牢把握这把通往新型工业化的“要”匙,通过精准服务把税费优惠落实落地,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减轻了资金压力、增添了发展动力。

  作为国产机器人行业“龙头”,成立于1993年的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过去在机器人产品及核心部件生产上存在着智能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2021年,企业全面进军工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制造领域,进行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智能工厂的落地达产,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2023年我们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三千多万元,税费政策红利的释放增强了我们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动力,增强了我们持续发展的信心。”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何灵军说。

  为助力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南京税务部门对制造业企业税收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主动甄别符合税费优惠政策适用条件的企业,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税惠红利,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护航,“上市之路”行稳致远

  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是承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对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此类企业需求多样、个性化要求高的特点,镇江税务部门依托“国勋工作室”,成立专家团队,编印《拟上市企业税收服务白皮书》,推出了系列举措和定制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镇江市上市公司达22户,数量排在全省第6位。全力服务地方奋力打造资本市场“镇江板块”,镇江税务部门积极打造“镇合意·税e行”服务品牌,仅2023年,全市18户上市后备企业合计享受留抵退税1.4亿元,101户企业预缴申报研发费用减税12.3亿元,76户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1.2亿元。

  “税务部门以精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税费优惠政策精准落地,为民营企业减负增效的同时,也为我们攻克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难题提供了充足的信心,激活了企业创新的‘一池春水’。”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说,在税惠“春风”的长期滋润下,企业成功建立技术优势,已经连续3年纳税增长在10%以上。

  培优,“小块头”迸发大能量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其中的佼佼者,代表着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江苏税务部门已编制《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落实指引》等多项政策落实指引,并对9万余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白名单”管理,实现智能提醒和自动预填,帮助纳税人及时、足额、准确享受优惠政策。

  无锡市税务局始终聚焦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再加力,梳理整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适用的各类税费优惠政策,并与科技、财政等部门对接协作,通过“一对一”辅导、“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确保政策享受“零延误”“零折扣”,增添了企业科创信心。

  “税惠政策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目前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档数控机床零部件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江阴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法人沈云彪表示,企业主导产品小模数齿轮刀具在细分行业领域占国内份额70%以上、在全球排名前五,政策红利正源源不断加速企业创新发展。(文 王建朋 王玭 朱远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