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金鸡湖城市风光。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新年伊始,苏州召开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在会上提出,到2035年,苏州要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奋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对此次苏州“新年首会”上传递的信息,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材料学博士、江苏华钛瑞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荣华充满期待,“我们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成形技术2023年底实现量产,订单已达4000万元,有望在两年内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有信心,板块方向明,苏州在迈向“智造之城”的航程上风帆高举。
太仓华钛瑞翔工程师正在对产品进行检测。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打造“智造之城” 苏州有底气
苏州是国内工业体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自2012年以来,该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连跨3万亿、4万亿两个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亦突破万亿。
苏州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力争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4个万亿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万亿,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推动GDP迈上3万亿台阶。
会上还提出了“五个强化”“五个提升”。“五个强化”即强化产业体系打造、强化企业梯度培育、强化产业创新引领、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强化绿色低碳发展;“五个提升”即产业质量效益提升、企业发展能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数实融合水平提升、绿色发展成效提升。
统计显示,苏州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35万家,规上工业总产值保持4万亿以上量级,居全国第二;工业体系较为完备,多达35个大类、172个中类、513个小类的工业门类。当前,苏州制造业增加值占江苏省21%、全国2.8%,拥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常熟市电子氟材料、虎丘区多肽类生物药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苏州市工信局局长万利表示,苏州市委、市政府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作为“新年第一会”,展现了以新型工业化推进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坚强决心。全市工信系统将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该局将全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地,定期召开产业集群研讨会,加快推动产业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
各经济板块和企业主体聚力同行
1月3日,在苏州召开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当天,总投资50多亿元的恒美光电(二期)全球首条3000mm超宽幅偏光片项目在昆山市开工,吹响了当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年号角。
1月5日,张家港市召开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暨工业超万亿动员会,提出以“起步即奔跑、开局就争先”的精气神开启“港城智造”崭新征程,推动港城新型工业化率先实现突破。
1月7日,吴江区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明确,未来三年间,通过调结构、重创新、优生态,集中发力前沿新材料、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量子通信等新赛道,形成新增长点;并将锚定“数字经济核心承载区”这一目标定位,狠抓数字经济关键增量,持续深化“智改数转网联”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数字化为当地打造工业经济新风景积蓄新动能。
太仓是苏州重要的经济板块之一。太仓市工信局副局长殷伟介绍,太仓坚持工业强市、产业立市,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发力,不断壮大高端装备、先进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着力推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两个特色产业加速向500亿级迈进,四大产业产值占比达75%以上。
殷伟说,近年来,太仓瞄准航空航天这一产业赛道,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任务”,目前已经聚集了点石航空、华钛瑞翔、天航长鹰、吉太航空、星际智航等100多家航空航天产业链企业。
2023年5月,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把整套钛合金低压涡轮叶片技术转移到太仓,成功产出第一片合格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这项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刘荣华参与此项技术研发已有20多年,“此项技术一体铸造成型,相比国外锻造、机械加工或者3D打印等技术,在成本和效率上有明显优势。全世界目前能够制备先进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只有五六家企业,而我们是国内独此一家。”
眼下,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9条聚酯薄膜生产线新近调试成功并顺利投产,预计全面投料试生产后,年产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将达47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作为苏州三家世界500强之一,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表示,他对苏州新型工业化满怀信心,也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将全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广大企业作为创新创业创造的主体,多年来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小涛表示,苏州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都离不开企业鼎力支持,希望广大企业大胆创新、勇往直前,不断做大做强,为苏州制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人民网 记者 王继亮)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