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沿海地区,连云港港迎来了波澜壮阔的40载发展历程。作为江苏沿海的重要门户,连云港港在40年的砥砺奋进中,实现了从单一货运港向综合性大港的华丽转身,成为我国沿海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连云港港
40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决定开放包括连云港在内的14个沿海城市。自此,连云港港以开放的姿态站上了“港通天下、连接世界”的国际舞台。
40年来,沐浴着开放春风的连云港港,不仅成功摘掉了“回淤严重、软基基础、陆域狭窄,不能建设深水泊位”的帽子,更是从昔日900万吨的小港蜕变成为年吞吐量3.2亿吨的国际深水大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瞩目成就。
连云港港新亚欧大陆桥雕塑
1988年8月10日,欧亚——新海大陆桥运输前期研究技术评审会在连云港举行,确认连云港大陆桥运输方案,连云港作为东端桥头堡将发展成为国家贸易中重要的集装箱港口。从彼时起,“东方桥头堡”开始向世界敞开胸怀。
40年来,从被定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到2004年被定为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到2006年被列入长三角港口群并作为三大主体港之一,再到2021年跻身成为全国11个国际枢纽海港和“十四五”首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连云港港战略地位持续提升。特别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为哈萨克斯坦产品提供了从太平洋扬帆起航的出海口服务,向首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致贺信,更是使连云港港成为融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支撑。
中哈物流合作基地
40年来,连云港港进港航道等级从1万吨提升至30万吨,码头最高等级从1万吨提升至40万吨,万吨级以上泊位从5个增至88个,综合通过能力增长51.37倍。与之对应的港口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从1984年的900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3.2亿吨,增长了35.6倍;集装箱业务从零起步,到2005年突破100万标箱,到2023年完成613.7万标箱,已是位列全国沿海十大集装箱港。
现如今,港口集疏运体系实现海河江贯通、铁公水联运,成为拥有内河运输的海港,造就了集装卸、仓储、贸易、加工、物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这一切,仅是连云港港迈向新征程的“前奏”——主体港区“五大中心”建设如火如荼,30万吨原油码头、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立体车库、智能调度系统、多式联运信息平台等港口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项目,以及船舶岸电、纯电装卸设备、光伏风电新能源等绿色低碳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连云港港夜景
1988年,连云港港口集团集装箱公司组建,并开通第一条近洋航线——日本航线;1992年12月1日,从连云港发出了第一列国际过境集装箱专列。至此,东临太平洋、西至中亚欧洲的双向开放格局正式打开。
40年来,连云港港已发展为拥有3条远洋干线在内的90条集装箱航线、29条件杂滚装班轮航线、两条客货班轮航线和24条国内海铁联运通道,布局了5个出境口岸和6条国际班列线路,形成以日韩、东南亚为核心,干支结合、远近相宜的集装箱航线布局,覆盖中西部主要节点、联通中亚、延伸欧洲的国际陆海转换网络。
回首来时路,砥砺再前行。对于连云港港来说,开放未有穷期,越是向前走,越应步履铿锵。相信,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每一位港口人初心不改,持续奋斗,都可以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枢纽海港贡献力量。(文/图 杨开林 张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