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7月我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975亿元 新鲜智慧增“夜”态 解锁旅行N种体验
玄武湖。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快看!熊猫去吃竹子了!”8月5日,红山森林动物园熊猫馆里人头攒动、新展区“冈瓦纳”里游人如织,大批外地游客专程赶来体验这趟“生命之旅”。“进入暑期,我们迎来一拨客流高峰,7月客流量创下了单月历史最高纪录!”园长沈志军说。
南京日报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2023年以来南京旅游市场强劲复苏,多处景区接待游客量达近三年来新高。1—7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0712.16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70.4%,实现旅游总收入1975.09亿元。其中,南京等级景区旅游强劲复苏,用旺盛的人气贡献了喜人的“成绩单”。
更“新鲜”,红山森林动物园外地游客猛增
一走进红山森林动物园冈瓦纳展区,植被茂密、绿树遮阴,让人忘却身在城区,恍如置身森林。
这是2023年元旦后动物园全面开放的展区,颇像动物们在野外的家园。来自非洲丛林、东南亚热带雨林等地的灵长类,和澳大利亚的有袋类、鸟类等动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树上的红吼猴、白脸僧面猴吃着树叶或者水果,树下的黑凤冠雉和刺豚鼠捡拾掉下来的食物残渣。
新展区的开放为老景点带来了新鲜感。游客邓娜带着女儿几乎每周都会来这里,她们从疫情期间就守着直播关注“冈瓦纳”。“我觉得‘冈瓦纳’的理念特别好,动物们不是在一个个笼子里,而是其乐融融地栖居在一起,其实这就是大自然的一种还原方式,非常用心。”
沈志军介绍,2023年上半年动物园客流量410多万,与2019同比上升50%,有效购票人数210万,与2019年同比上升130%,游客量全面赶超2019年同期,是建园以来的最高水平,暑期7月份还创下了单月历史最高纪录。
“更让我们欣喜的是游客的组成变化。以前,游客中南京本地人的占比有65%,而上半年游客来源出现调转,本省外市和外省的超66%,可见动物园对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沈志军告诉记者,目前游客年龄段集中在20至30岁区间的超67%,比以往提高了一倍,“有更多年轻人来参观、了解,就会有更多保护行动的意愿,这对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都是很好的趋势。”
更“智慧”,玄武湖景区焕发新活力
烈日炎炎,玄武湖景区里要坐船的游客早已排起长龙。市民李为带着家人来游玩,在自动售票机上不到一分钟就买票完成。尽管游客不少,但没多久就已验好票、坐上船。“以前在玄武湖坐船,要买票、领取计时卡、交退押金,周末节假日还经常排队。虽然现在游客好像比以前更多,但体验感好了很多。”李为说。
“其实背后有我们看不见的智慧化系统的功劳。”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办公室主任戎飞霞带着记者来到景区指挥中心的后台大屏前。当前在园人数、每个码头游船租借数、停车场车位使用数、各项营收等所有数据都在大屏上一目了然。
“我们的智慧管理平台将景区监控、客流统计、停车场管理系统、游船自助租赁系统、观光车运营数字化系统等全部整合,及时感知发现异常,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比如我们可以实时查看各个站点的买票人数,并通过对讲机及时调运游船车辆,有效提升景区运营效能。”
戎飞霞介绍,2023年1—7月,玄武湖景区游客接待量已突破1000万人次,自营收入突破1亿元,其中,水陆经营收入均超过2022年全年经营收入,创历史新高,景区的旅游复苏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增“夜”态,幕燕打造长江文旅新场景
“江上的日落好美啊!”“带娃坐游轮夜游长江有点酷”“要下船了小朋友都舍不得走”……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记录下了在“长江传奇”游轮上的独特体验。
吹着晚风,观大江东去,看霞光鳞波的江面和流光溢彩的夜景——这样的夏日“清凉”体验吸引了很多游客。据悉,7月份进入暑假以来,“长江传奇”游轮的夜航客流明显增加,其中以外地游客为主。公司制定了暑期加密航次计划,并于每周三、五、六、日晚开出夜航,夜航航次比暑假前明显增加。
“滨江夜航已经获得常态化运行许可,并受到游客欢迎。上半年,夜航共运营55航次。”南京长江行游轮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伟介绍,2023年上半年,“长江传奇”游轮共计运营285航次,同比提升38%;接待游客5.4万人次,同比增长28%。
江上清风抚人心,江边风景同样吸引人。
在达摩古洞景区的石窟中,大量凹凸起伏的石块组成了光影“舞台幕布”,一出光影艺术秀就在这样的石窟内进行艺术再创作,一个超过24米的巨幅光影达摩像颇为震撼。这里是2023年3月18日开馆运营的达摩“一苇渡”石窟光影艺术馆,用光与影将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在石窟内沉浸式呈现。
新科技赋能让景区焕发新活力,2023年1—7月,达摩景区接待游客8.5万人次,同比增长142%。(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记者 王丽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