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南湾营小学在2015年下半年正式启动“栖生态”垃圾分类环保项目,自2020年11月南京市垃圾分类强制分类以来,南湾营小学紧跟政策要求,成功建立起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架构,全校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得到了大大提高。
学校通过垃圾分类的阵地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垃圾资源化、垃圾减量以及垃圾科学处理的校园氛围,打造垃圾分类项目推进的新环境;不仅利用楼道墙面、宣传牌进行氛围的营造,还通过学校多个平台宣传垃圾分类的理念,在校园公共区域、所有班级以及所有办公室都配备了分类垃圾桶。
学校的分类垃圾桶
学校在2017年建成了“自然之声环保馆”,该馆由环境警示区、课堂教学区、观摩研讨区和馆外作品展示区四个部分组成,成为了垃圾分类项目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此外,学校还建立垃圾分类项目核心教师团队,研发了面对不同年级的垃圾分类项目校本课程的读本——《自然之声》。校本课程每个课时的内容都设置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两个部分,垃圾分类项目校本课程分解在6个年级12个学期进行,落实到语文、数学、科学、思想品德等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和环保小卫士的监督下,在班级进行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每周固定时间,由班级环保小卫士和各办公室负责人把可回收物拿到学校垃圾暂存点,把粗分类的垃圾进行细分类投放,并兑换积分、环保币、五彩券、童真奖章、童真勋章等奖励,学生可以利用五彩券兑换文具、零食等物质奖励,也可以兑换“点一首歌、获得校长全校性表扬、与老师共进午餐”等个性化奖励。
奖励兑换
每个学期,学校还会根据学生、班级和办公室的分类表现,评比“环保小达人”“环保班级”和“环保班办公室”,学校正式建立起“四小一大,粗分类、细分类相结合”的垃圾分类机制和奖惩体系。
科学实验
此外,学生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分类的厨余垃圾做环保酵素的科学实验,体验了环保酵素作为肥料、清洁剂的作用;利用可回收物进行“童心巧手助分类,环保创意大比拼”的手工创意活动。学校积极利用南京市环保小局长项目、垃圾减量项目以及栖霞区爱心暑托班等平台推动垃圾分类项目的实施。(文/图 朱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