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锡市司法行政系统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源头治理,健全调解组织,完善调解体系,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2023年以来,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化解矛盾纠纷10万余件,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固善治之本——“源头防范+就地化解”,服务作用不断彰显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近年来,梁溪区司法局结合“千名调解员入网格进万家”活动,开展“践行‘枫桥经验’深化‘非诉服务’”专项行动,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点对点”服务、“面对面”解惑、“心贴心”沟通,及时掌握群众的“急难盼愁”问题,积极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扎实做好重大风险隐患防范处置,助力辖区夯实平安稳定根基。
“太感谢你们了,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麻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居民对崇安寺司法所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近期,东河花园社区某单元楼就加装电梯事宜在征集居民意见,部分低层居民考虑到增设电梯可能带来的采光、通风、噪音等不利影响,便不同意加装电梯。高层居民与低层居民进行多次沟通,但双方仍然分歧较大。
崇安寺司法所工作人员在了解该情况后,多次走访摸排,组织召开专题议事会,社区调解员耐心细致地梳理低高层居民矛盾,在双方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逐条逐项提出化解方案,赢得群众的认可,“梯”升居民居住幸福感。崇安寺司法所通过运用“人民调解+援法议事”工作方法,切实为群众纾困解难,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
筑法治之基——“全面覆盖+专业多元”,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积极推进调解组织体系由“3531”向“3NN1”发展,大力发展民生领域和重点产业链、新技术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新型调解组织,加强与协会、商会、研究院等单位、组织协作……调解组织、调解阵地向全市各领域延伸,无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宜兴市司法局高塍司法所创立“滆南老娘舅”调解工作室,探索总结“真、勤、快、巧、诚、耐、忍、实”工作法,同时全面推行村(社区)品牌调解工作室建设;滨湖区司法局以矛盾纠纷多元调处“1+6+N”体系为基础,积极推动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纠纷、旅游纠纷、消费权益纠纷六大行政调解中心实体化运行,与区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新建10个行政调解服务中心,拓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谋创新之效——“资源整合+对接顺畅”,服务方式不断丰富
在一次上班途中,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村民老陈发生交通事故受了伤,前后治疗花费10余万元。老陈认为自己是工伤,想找公司索赔,但自己行动不便,子女也不在身边,这让老陈犯了难。
锡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后主动上门调解,经调解员耐心细致地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当场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但老陈怕赔偿“落空”,为了保障协议的执行力,调解员随即启动“共享法庭”模式,线上联系到了东港法庭的法官,仅半个小时便完成了司法确认全过程,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腿、群众不跑腿”。
不建房、不增编,一块显示屏、一根数据线、一台电脑搭建起的“共享法庭”,为何就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
“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以实体化场所为支撑,让‘一线一屏’成为连通人民调解工作的‘便民桥’。‘共享法庭’不仅打破了以往人民调解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解决了服务半径偏大等问题,而且也提升了基层纠纷化解工作质效,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锡山区司法局局长钱军介绍。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持续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延伸人民调解职能,促成矛盾纠纷诉前化解、源头化解,就一定能不断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新篇章。”无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海华表示。(文 张永明 陆颖 朱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