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行走江苏湿地城市︱江苏盐城:“湿”情画意,绘就“绿色答卷”
黄海之滨,滩涂沼泽广袤,鸟类翔集,鹿鸣呦呦。江苏盐城,是一座在湿地上成长起来的城市。“国际湿地城市”“世界自然遗产”“东方湿地之都”......盐城因海而生,向绿而行,在探寻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赞誉不断,湿地成为盐城最亮眼的绿色“明珠”。
生物“家底”殷实,一片生机盎然
初夏时节,滩涂上黑嘴鸥正在悠闲觅食,麋鹿卧坐林间享受午后的惬意时光,丹顶鹤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在湿地边漫步,遇见珍稀动物对盐城人来说,已经是一件见怪不怪的事了。
千百年来,沧海桑田。古黄河、古长江将巨量泥沙搬运入海,形成了广阔的淤泥质海岸,南黄海辐射沙洲逐渐成型。盐城正处于这一地带,拥有太平洋西海岸面积最大的淤泥质潮间带湿地和规模最大的辐射沙脊群,长达582千米的海岸线上分布着52.15万公顷典型的近海与海岸湿地,占全国近海与海岸湿地近10%。
在海浪无数次的冲刷和沉积下,海岸滩涂暗藏着广袤的生机,藻类、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在这里生活,也成了鸟类丰富的食源。每年秋冬,候鸟沿着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向南飞,在此停歇、换羽和越冬。
2019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重点区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全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和江苏省世界自然遗产空白。2022年11月,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盐城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再添一张耀眼的国际名片。
惬意的自然环境让越来越多的生物来到盐城,从“过客”变“常客”甚至“新土著”。2022年,1221只濒危物种小青脚鹬在盐城条子泥现身,连续三年突破学界预估;丹顶鹤人工种群繁育连续4年取得突破,种群数量由2016年的100只增长到2022年的192只;彩鹮、蓑羽鹤、丑鸭等物种频繁落地沿海地区,盐城还是全国乃至全球为数不多能够同一时期在野外观察到7种鹤(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白枕鹤、灰鹤、沙丘鹤和蓑羽鹤)的地区之一。
修复生境,湿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
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背后是盐城日益完善的湿地自然保护体系。盐城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1.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4%,自然湿地保护率62%。秉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保护区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原生自然湿地生境。
黄海每日涨潮两次,没有落脚之地的鸟儿得另寻觅食之地。条子泥湿地上,与海岸一堤之隔的720亩开阔地,水位低浅、水草低矮,涨潮时,吸引大量水鸟栖息。这里是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条子泥720”按照不同鸟类的生境要求,进行微地形改造、裸滩湿地恢复、环境整治、人工调节水位等精细化管理,打造出水鸟喜欢的栖息环境。
2023年2月,30多头麋鹿跋涉70多公里从盐城大丰来到南通如东小洋口。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说,麋鹿种群活动范围的扩大要求保护区在科研监测方面更加上心。每月5号、15号、25号,保护区工作人员以网格为单位进行调研监测。2018年,保护区内还新增三个监测点,83组高清摄像头全天候监控4万亩内的风吹草动,降低了麋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近年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建立起“一中心四体系”的管护模式,形成核心区全封闭管理,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传输网络和信息智能处理展示平台。
除了生态修复、物种保护等举措外,盐城也在绿色金融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运用。2022年8月,江苏省首笔湿地修复蓝色碳汇远期质押贷款1000万元在盐城市大丰区成功落地,专项用于大丰区湿地修复保护。此外,全国首单“鸟类友好型生态修复蓝色碳汇贷款”、全省首笔“海洋蓝色碳汇贷——紫菜贷”等项目的成功落地让“黄海湿地生态银行”建设日益成熟,极大缓解了湿地修复保护融资压力。
风景变“丰”景,生态产业蓬勃发展
绿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底色,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厚实的生态家底让盐城绿色发展之路走得更有底气。保护性利用打造生态旅游新风尚,盐城市将生态资源禀赋转化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
在黄海森林国家公园里,游客可以带着孩子在木育森林科普体验馆中趣味学习绿色知识,也可以沿着健康游步道漫步,畅玩水杉林之间的各式娱乐设施。在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公园合理开发旅游资源,2022年,旅游综合收入超1.5亿元。
大丰麋鹿保护区则积极寻求与探索有效保护珍稀物种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切入点,强力打造“湿地生态、麋鹿文化”品牌。鹿岛观鱼、麋鹿争王展示区等一大批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进一步带动了景区周边社区旅游业的兴起。
条子泥湿地、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期开展研学活动,举行湿地科普走进学校、湿地保护宣传进社区以及志愿服务等线下活动,逐步加强公众对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
在野鹿荡的观星帐篷里仰望星河灿烂,在清幽典雅的水杉木屋里静听林涛阵阵,在荷兰花海的戏剧幻城里体验人生百态......绿水青山处处景,盐城正徐徐展开一幅“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记者 徐春晖 强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