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南京西善桥街道联袂本地企业南京止一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高端文学活动进行至第十三回,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索南才让以特邀嘉宾身份出席,与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学术主持李徽昭就文学创作展开坦诚对话。
活动现场
不想被贴标签
李徽昭在开场白中说:“‘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高端文学活动办到第十三期了,前面有‘50后’‘60后’‘70后’作家,今天来了一位‘85后’作家索南才让,这个名字明显是有一种少数民族的草原风情,除此之外更深刻的是《荒原上》这本书的内容,也让我们看到雄性气质,内容很干净,跟城市生活有非常强劲的反差。”
索南才让起身向大家致谢,他说:“我是青海的一个蒙古族牧民,名字就像李老师说的是一个藏族的名字。先介绍一下这个名字的意思,索南才让他翻译过来就是富贵长寿的意思,寓意很美好,因为这个名字是我的祖父给我起的,他对我抱有这样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我能够富贵长寿。”
李徽昭说:“在您成名之后,很多人会不会对您有一个标签,说您是一个少数民族的‘80后’作家,对这样的标签您有没有过类似的担心。”
“担心是有一点,我是不太愿意被贴一个少数民族或一个牧民作家这样的标签,我觉得应该得到更宽泛的认识,不能因为一个作家的出生,一辈子写一个题材的东西。我不知道我以后将来会不会还继续写草原题材,有可能我会写一些海洋题材,这是根据我的兴趣,有可能某一天就写农耕题材的作品。我觉得被称之为作家就足够了。”索南才让说。
精神上的改变
《荒原上》这本书的名字也是以中篇小说为题的。索南才让的“荒原”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展开的空间,但在这个空间里面有很多友情、爱情撕扯,也隐含了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审视、探讨或人性的一种书写和追问,这其实是非常深刻的。
索南才让在活动现场
《荒原上》里面写到的比较多的就是《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这个小说里还写到主人公复述《白鹿原》的情节,能够看出来索南才让受到这些小说的影响很大。对此,索南才让说:“我真正接触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就是《平凡的世界》,它更多地给我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冲击力,在那之前我不太考虑自己的将来,不太会对未来做什么规划,做一些思考。”
很多人都说索南才让是天生的小说家,他表示,和很多人一样,他的写作同样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从生涩到成熟的过程。他形容自己最开始写作的5年是实习期;中间的5年则是过渡期;最近这5年进入到成熟期。“我知道自己想写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
特别的读者
索南才让做客西善桥“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活动,讲述着《荒原上》里的故事:六个年轻牧民为了保护牧场而进山去灭鼠,在冬天的寒冷荒原中,燃起几簇小小的火苗。
一位名叫胡咏梅的读者,也是一位写作者,特意赶来见索南才让,因为两周前她去青海出差,和当地人聊到了他,却没有机会见面,她当时还想能不能有一天见到他。
读者交流
她感慨地说,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不是刻意安排的,索南才让老师的力量不是用嘴说出来的,是踏踏实实用脚走出来的,我觉得这是文学的力量。(文/图 梁平 范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