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坚持“生态立区、环境立区”发展思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园区景色
PM2.5浓度五年下降三分之一 风景“园”里正好
据调查,2023年在阳澄湖越冬的雁鸭类、秧鸡类水鸟达20余种、数万只,与五年前的观测结果相比,数量翻了十多倍,近两年备受瞩目的“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也现身阳澄湖。园区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节点,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湖泊湿地为类群丰富、数量庞大的迁徙候鸟、越冬鸟类提供了优质的休憩场所。
阳澄湖越冬鸟类
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质、稳定向好,数字是最有力的注脚。2022年,园区PM2.5浓度26.7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33.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2.5%,较2017年提升15.7个百分点。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省考断面优于Ⅲ类水比例100%,其中娄江朱家村断面、吴淞江江里庄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为历年最好水平;全区314个监测断面中,优Ⅲ类占比84.8%,同比提升16.9个百分点。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问题河”“散乱污”大变身整治成果人民共享
2017年,园区启动金鸡湖及周边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构建高效治污、有序流动、河湖健康、智慧管控的城区河湖水系,上榜2020年度苏州市“十大民心工程”。2019年夏季,金鸡湖西CBD核心区域骨干河道相门塘河道出现聚集蓝藻,被市污防攻坚办曝光。园区随即启动生态治理试点项目,包括种植沉水植物、增设水面表层曝气、水底曝气、投放鲢鳙等滤食类鱼苗等措施。河道内蓝藻爆发明显缓解,水体能见度、感官等明显提高,生态效益初见。根据江苏省和苏州市总河长令,园区加快幸福河湖建设,扎实推进河湖消劣争优,制定更高标准要求和更快时间表,累计建成幸福河湖50条,完成22条V类、劣V类水体整治。
园区景色
以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污泥干化项目建成为契机,园区合理布局环境基础设施,最终建成以“污水处理——污泥处置/餐厨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热电联产/沼气利用”为核心的、各环境基础设施间有机互联、互为能量和原料提供者的循环产业园。奔涌的吴淞江水,见证了园区将“绿水青山”变作“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 绿色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园区一边深入推进环境治理,一边加快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加大生态环保执法监管力度,扎实推进“绿网行动”排查整治,启动产业载体环境管理规范化建设,为碧水蓝天保驾护航;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建立从环境质量监测到污染源排放监控,从传统现场执法到信息化辅助决策为一体的全程防控体系;建设“环保水务一体化”平台,引入大数据监测管理模式,实现“综合数据-实时预警-分级管理-有效反馈”全流程闭环,为开展精准化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园区人始终保持“四敢”昂扬姿态,可持续水管理体系首获国际、国内“双认证”,国内率先建立起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过程考核制度,成功完成生态环境部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试点。第三方监理辅助执法等4个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案例,环境治理集成改革、小微生物药企危废“日产日清”入选江苏省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
新征程上,苏州工业园区将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探索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的具体路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园区图景。(文/图 朱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