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和谐共生 绘就长江沧桑巨变
来源:新华日报  |  2023-02-27 09:29:10

  原标题:江苏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和谐共生,绘就长江沧桑巨变

江苏:和谐共生 绘就长江沧桑巨变

南通五山地区如今美景如画。 许丛军 摄

  【深情回顾】

  初春时节,南通滨江青山黛色中一抹“红晕”如约而至。2月18日,新华日报记者走进南通五山脚下的“梅林春晓”景点,绿萼、朱砂、宫粉、玉蝶等10多个品种、500余株春梅竞相绽放,暗香浮动,引来万千游客。

  “最近游客越来越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一定要细之又细。”新华日报记者见到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旅游工作局局长胡志刚时,他正带领养护公司、督查团队,沿五山地区滨江片区4公里长游步道,仔细检查每根护栏、每条木板、每块地砖,发现破损、松动、老化等迹象,现场标记,马上整改。

  作为曾经的建设者,胡志刚见证了五山滨江“沧桑巨变”。“我还以为走错了地方。”胡志刚至今记得2018年5月14日——他第一次到狼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报到那天的景象:单位周边就像工地,进出道路才两米宽,两边都是老旧破落的厂房、参差不齐的民宅、杂乱无章的菜地。

  也是从那天起,胡志刚成为万千建设者中的一员,投身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工程。搬走集装箱和散货码头,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203家,拆除违建6.5万平方米,腾出修复岸线12公里,新增超过6平方公里森林绿地,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犬牙交错的生产岸线,蝶变为自然灵动的生态岸线,南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现“青绿江山图”!

  从五山到沿江,从城市到乡村,一幅更为宏大的“青绿画卷”在加速铺展。如今,在南通166公里长江岸线上,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比例已由48∶3.5∶48.5优化为35.1∶4.3∶60.6,到2025年,长江生产岸线占比较“十三五”末将再降20%,南通将与长江全线人民共同“饱蘸笔墨”,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图景。

  【奋进足迹】

  长江是江苏的母亲河,全省三分之二的生产生活用水取自长江。江苏因江而兴、因江而盛,长江大保护,江苏责任重大。南通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站,长江南通段沿岸的“蝶变”,正是江苏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总基调、护佑母亲河的鲜活缩影。

  432.5公里的长江江苏段,串联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个设区市,如今,总长1169公里岸线上,早已从之前的“化工围江”变为“一江清水、两岸葱绿”。

  “留一江清水、绘两岸美景”十个字,生动诠释了江苏面对长江大保护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前行轨迹。

  聚焦长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十年来,江苏敢于“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狠抓环境治理,着力破解“重化围江”。通过制定“17+1”问题整改方案,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和销号制,开展化工企业关停、转移、升级、重组“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累计关停沿江化工企业3505家,压减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生产企业145家,取消25家化工园区的定位,72.6公里生产岸线转为生活、生态岸线。

  在拆除沿岸非法码头、关停污染企业的同时,沿江两岸积极推进岸线修复,造林面积超过115万亩。为让母亲河休养生息,2020年7月,江苏发布长江流域禁渔公告,全省7392艘渔船、14887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两年来,长江江苏段生物物种资源密度显著回升,鱼类多样性开始恢复,南京、镇江再现“江豚涌高浪”的景象。

  为深化“美丽岸线”建设,江苏省高标准打造沿江特色示范段,南通五山、南京幕燕、江阴滨江等20个特色示范段串点成线、连片成带,带动了沿江整体环境提升。截至2022年底,作为长江下游的江苏段,长江干流水质连续4年保持在Ⅱ类,主要入江支流水质优Ⅲ比例达98.3%,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探索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搞大开发”不意味着“不发展”。高质量发展,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升级。

  2020年1月,总投资约1000亿元的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签约落户南通,江苏生态环境部门对照钢铁行业环评审批原则,从产业政策、产能置换、项目选址、规划相符性、生态红线管控、资源利用率、污染治理水平等方面,全方位梳理把握项目落户、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带动约8万人就业。这也成为江苏省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推动钢铁产能由沿江向沿海转移的重点示范项目之一,将为助力全省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这样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升级、沿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项目越来越多,长江沿岸共同唱起一曲山水人城和谐相融、产业生态同频共振的新时代长江之歌。(新华日报 记者 贲腾 付奇)

编辑:杨心怡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