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固城湖增加了一个西湖的水面 碧波见证,桑田沧海一甲子的轮回
昔日与湖争地,今日还地于湖。望着眼前一汪碧波,七旬老人江文森良久无语。“视野开阔,有水就是好啊。”这是老人第三次来到新大堤。前两次新堤还在施工中,围挡隔住了视线,老人看不到圩区熟悉的模样。这次他终于看到了,6000多亩蟹塘、鱼塘变成了湖区,碧波无语,却勾起了老人的过往记忆。
南京最西南面是高淳,高淳城中有一座湖,名叫固城湖。固城湖是高淳的“水缸”,至今仍承担着全城一半的供水,也是高淳重要的生态涵养区,是长江下游乃至太湖流域的重要调蓄性湖泊。
新中国成立初期,固城湖湖面约76平方公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增加耕地,历经多次湖滩围垦,到20世纪90年代,湖面缩减到30多平方公里。
2019年高淳启动固城湖退圩还湖,新建堤防,拆除老堤,扩容湖面。2022年冬,退圩还湖工程进入扫尾,固城湖增加湖面6.11平方公里。
从围湖垦田增加粮食,到还地于湖改善生态,一个甲子的岁月见证了沧海成桑田、桑田又沧海的轮回变迁。
为了吃饱与水争地
固城湖退圩还湖,这个退出的圩位于湖的北侧,名为永联圩,全长5.38公里。2022年夏天,永联圩的东、西两端共拆除3.7公里。固城湖退圩还湖工程开始进入放水阶段,湖泊面积增加了6.11平方公里,达到38.4平方公里,相当于增加了1座杭州西湖的水面面积,恢复有效防洪库容2243.5万立方米,增加了20%的湖区库容量。
固城湖是省内饮用水水质最好的天然湖泊,水质的大部分指标稳定在Ⅱ类,个别指标在Ⅲ类。高淳生态环境局的监测显示,自开始实施退圩还湖工程以来,固城湖饮用水取水区监测点的水质提升明显。2019年以来,湖水的综合污染指数逐年下降。2019年,综合污染指数3.42;2020年,3.39;2021年,3.16。此外,该监测点监测到的汞、镉、铅等重金属含量也在逐年下降。
退圩还湖利好明显,但实施并非易事,从动议到真正实施历经五年之久。
高淳人都说,固城湖是高淳人的“母亲河”。在2013年高淳(溧水)引江供水工程通水之前,高淳人的日常供水主要来自固城湖。现在固城湖依然承担着全城一半的日常供水。但即便拥有长江和固城湖两大水源地,高淳人仍不放心,他们时常提及,曾经的固城湖很大,大湖才容得下大洪和大旱。
固城湖有多大?据《南京市自然地理志》,在1949年,固城湖有76平方公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高淳人开始大规模在湖滩围垦。永联圩就是从1969年开始筑起的圩。
唐桂园老人就是永联圩的建造者之一。他说当年他才16岁,跟着父母去筑圩。每次挑圩,都在冬天,从11月底开始。当年做永联圩,老人记得1970年正月初三那天出工,全村只要能出力的都到圩上干活。凌晨五六点天刚有点亮,就趁着星光出门,夜晚踩着月光回家。大队每天管两顿饭,一人一餐有一斤二两米,吃不完可以带回家。菜是自己带,大多是腌菜。“干活很苦,但没人觉得苦,大家都拼命干。”老人说,要从湖里挖泥筑圩,人容易陷在湖泥里,大家就用茅草、毛竹搭成浮桥,一个个踩在浮桥上,手拎肩扛把一包包湖泥送到圩上。这一年筑圩,围出了2000多亩耕地,唐桂园所在的潘村二组分到了19.5亩。
第二次是在1974年,永联圩大规模扩容,达到5公里多长,这一次围出了7000亩耕地,潘村二组分到了30多亩。
“当时缺粮食,没有比挑圩造田更见效的。冬天开始做圩,一般来年春天肯定能围出一大片地,到夏天就能种水稻。从湖里围出来的地肥,粮食很好长。”唐桂园说,因为湖滩垦田成本低,见效快,集体能多分地,个人能多分粮,只要通知挑圩出工,没有人不愿意。一到冬春修水利,大到60多岁的老人,小到十几岁的孩子,都活跃在圩堤上。
“永联圩围出了1.2万多亩地,其中耕地9000多亩,这让双塔乡一下就告别了吃不饱饭的日子。”江文森老人曾在永联圩当时所属的双塔乡任职。他记得,当时双塔乡有2.5万人,水田加旱地只有2万亩,永联圩两次大干就增加了一半的土地,平均每人增加了三分多地,这让全乡人都感到振奋。老人特别提到,从湖里围出来的田,完全算集体的,不用向国家交税,这更增加了农民围湖造田的积极性。
围湖垦田之后,来水不减,湖面减小,水面越来越高,每一年冬天至少要有一个月来组织全乡农民修水利筑牢圩堤。老人说,那种场景,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圩堤上人山人海,绵延上千米,三四千人来回地奔走,大家光脚穿着布鞋,喊着号子,有的还唱着山歌,都卖力地干、欢快地干,那种热气腾腾的场面让人想到就激动。全乡齐上阵的“水利月”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机械操作取代了人工作业。
固城湖北侧的永联圩,减少了上万亩的湖水面积。固城湖西侧永胜圩,将固城湖围湖造田推向最高峰。从1977年到1978年,高淳成立总指挥部,组织了上万名劳力开展筑圩大会战。永胜圩一筑成,围湖造田面积达4.14万亩。告别缺粮少食,很快粮食满仓,极可能是这样的念想激发起乡亲筑圩的无限干劲。
这一次围垦会战缩小湖区面积27.4平方公里。加上固城湖西南角外省对固城湖的围垦,1949年—1990年代,固城湖面积缩小了50%左右。
围湖垦田并非现代人的发明。人与水争地由来已久。早在宋、金之际的靖康之乱,北方人大规模南迁,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野无闲田 桑无隙地”的景象,开始了大规模围垦江、湖为主的造田运动。到20世纪50—70年代,长江和淮河中下游流域出现大规模围垦,上千个天然湖泊因围垦而消失。
为了护水不遗余力
自古以来,从来都是与水争地,向湖要地。无据可考,这次退圩还湖是不是固城湖数百年来首次大幅增加水面,但可以确定的是,这至少是新中国成立后固城湖首次大面积恢复了水面。
只是一个甲子的岁月,就能见证沧海到桑田、桑田又沧海的变迁,这是江文森、唐桂园这些曾为筑圩造田多年奋战过的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那个时候以为能顿顿吃饱饭,就不会有什么想头了。”江文森说。“后来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想法,从楼上楼下,点灯不用油,到万元户,盖楼,买车,现在想到的想不到的东西都有了。”老人说,而环境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没想到政府肯花这么大的代价恢复水面,把从固城湖拿来的地再还回去。
围湖造田,增加了田地,在当时极大缓解了吃饭难题。而同时固城湖水面大幅减少,导致蓄洪能力减少,水体流动减弱,洪涝风险增加,区域水质出现下降趋势。
固城湖作为高淳的“大水缸”,其水质状况备受关注。早在1991年,县十届人大常委会就作出《关于加强固城湖水质保护的决定》,要求政府实施划定保护区、严格考核责任制、限期整治污染企业等多项水环境保护举措。
此后30余年,高淳一年接着一年干,保护固城湖的行动每年都有,护水攻坚战接连不断。高淳限期治理了固城湖流域污染企业,清除了湖内上万亩围网养殖,沿岸街镇率先建设污水处理厂。近年护水更是不遗余力,对主要入湖河道实施清水和连通工程。
阳江镇人大副主席王金兰曾在水利部门工作25年。他介绍,早在2014年高淳就开始谋划退圩还湖,当时意见不统一,反对者提出永联圩在过去为高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围出的空间至今依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他们认为,永联圩都存在快60年了,没有清除的必要。加上财力又吃紧,退圩还湖一事就被搁置下来。
《新华日报》记者了解到,2018年高淳形成退圩还湖方案获上级批准。2019年12月启动实施。
这项退圩还湖工程实际投入概算25亿多元,水利部补助堤防建设资金2亿多元,列入江苏省山水林田湖草项目,补助1亿多元,高淳财政承担20亿元左右,其中发行了7亿专项债券。
《新华日报》记者查阅到,2019年高淳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5亿元,可见当年实施的退圩还湖工程在高淳的分量有多重。
换个方式造福人类
从湖泊围垦出田地,到把田地改造成蟹塘,再让蟹塘回归湖泊,历经多种方式和“湖泊”相处的人类,今天终于站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唐桂园记得,永联圩筑成后,增加了一 万多亩耕地,全乡每家每户的口粮都变多了。20世纪80年代,乡里在圩里办了蚕桑场,栽桑养蚕,一度效益很好。后来又大规模养鱼,上千亩水田变成鱼塘。到了20世纪90年代,出现零星塘口养螃蟹。
永联圩原本就是固城湖的一部分,养鱼、养蟹得天独厚。养蟹经济效益好,于是蟹塘越来越多。流转田地变成蟹塘的费用越来越高,起初是一亩一年600元承包费,后来涨到1300元。唐桂园也流转了25亩蟹塘,和老伴一起养蟹,这些年平均下来一年收入超过15万元。
到十年前,永联圩内曾经的万亩耕地全都变成蟹塘和鱼塘,这里的乡亲不再在圩里种粮食了。
史家村村民芮小里介绍,退圩还湖,蟹塘和鱼塘又成为湖泊,政府以每亩3.8万元给予农民一次性补偿,到60周岁每月领取1280元代劳养老金。他说,还有两年他就可以领养老金了,趁着身体好,他又到别处承包了20多亩蟹塘,准备接着养蟹。
不光是永联圩的乡亲从此要开始新的生活,固城湖200多位渔民早在两年前就告别了在湖里打渔的生活,全都上岸谋生。在湖里出生、长大的韩晓华每天去固城湖螃蟹市场上班。和鱼、虾、蟹打了一辈子交道,他一眼能看出每只螃蟹的好坏。由他挑蟹,店主放心。韩晓华在固城湖里泡了半个多世纪,上岸生活后,他还是常常步行到固城湖边看看。他发现这两年湖里的野鸭子变多了,在湖区南边怕是有成千上万只。
翻开和鱼儿鸟儿相处的新篇
高淳为固城湖退圩还湖工程成立了建设指挥部,项目管理组组长宋德宇介绍,整个固城湖退圩还湖工程包括新建堤防、平圩清淤、水生态修复、生态监测站改建、航道改道升级等多项工程。
固城湖北边有芜申运河的航道,原先航道紧临永联圩南侧,此次退圩还湖工程将航道移往原永联圩北侧,避开饮用水源取水口,并将航道升级为三级航道。
永联圩两端都已清除,中间特意留下一段长为1.68公里的老圩,既是纪念筑圩造田的那段历史,也是给物种增加栖息处。此外又在恢复的湖区内新建了5个无人生态岛,加上保留的老圩,6个生态小岛合计面积0.47平方公里。
岛上种植的苗木都经过专家评审。为吸引如东方白鹳、黑耳鸢及中白鹭等重点保护鸟类,也是为给鸟儿的迁徙繁衍营造舒适的家园,生态岛种植了大量柿子、梨等果树,还选用一些浆果类植物,以及野菊、水杨梅、紫花地丁、金针花、紫茉莉、车前草、莎草等自然野生草本植物,以吸引鸟类、两栖类、甲壳类、软体类、爬行类等动物前来定居,或中转补给。
只要有机会,哪怕是坐着保洁船,韩晓华都要到湖里转转。他知道,黎明时的张网捕鱼,入夜后的渔家灯火,那些不会再有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桑田沧海的轮回变迁无声讲述着人与自然的新历史。(新华日报记者 颜芳 王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