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       舆情智库            房产        
一季荷花四季富 南通平园池走出“农文旅”融合发展路
2022-10-11 10:12:4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韩小强责编:蒋硕

  国际在线江苏报道(杨心怡):“雁过歇歇脚,人过赏赏花,我们群众笑哈哈。”住进了新房的宋大爷难以抑制笑容,对自己家乡的发展赞不绝口。

  他口中的这个“桃源”,地处南通如皋北部,由太平井、水竹园、藕池三个自然村组合而成,名为“平园池”,在8年前还是个不起眼的小村庄。

  2014年起,在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的带领下,平园池以“一朵荷花”为起点,实现了产业0个到28个,人均收入从1.4万元到3.37万元,投资资金从260万元到8000万元的跨越,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0个到28个:莲藕先行,诸业并进

  进入平园池,沿路林荫大道,所见之处,芳草菲菲、绿树成荫、道路干净,一幅“路在林中展、渠在路边流、人在画中游”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一季荷花四季富 平园池走出“农文旅”融合发展路_fororder_图片1

荷园风光 摄影 捷飞

  从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平园池在8年时间里实现了完美转变。而这一切都要从“一朵荷花”说起。

  “那时候基础设施很差,村里全是沙石路,没有一条硬质化道路,年轻人纷纷离乡,村里好多土地都是荒废状态。”聊起以前的平园池,刘炜建皱起眉头,“当时村里面临很多瓶颈问题,改变迫在眉睫。而要想带领村民致富,首先要盘活土地资源。”

  经过考察、调研、学习后,刘炜建与班子成员和村民商讨,决定从平园池上千年的莲藕种植传统开始,围绕村庄实地规划,发展莲藕产业,打造荷花景观。

  “到了2015年,我们将全村百分之百的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优化传统的种植结构,同时,还对村庄基础设施、村居环境进行改造。”刘炜建举了一个简单例子,“家里变干净、变美,客人才会愿意来做客,所以我们前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资金去改造村庄。”

一季荷花四季富 平园池走出“农文旅”融合发展路_fororder_图片2

农耕民俗文化馆 摄影 马峻秋

  平园池紧扣“荷乡旅游品牌”,引进百余种观赏型荷花,配套建设道路、木栈道、观景台等设施,将闲置的水塘打造成千亩生态藕池文化园,闲置的房屋变成了民宿,曾经的粮仓变成了农耕民俗文化馆,这也为第一届荷花节的“一炮打响”作了完美铺垫。

  2017年8月8日,平园池举办首届荷花节,当天游客就突破5万人次,“江海平原第一藕乡荷韵”的美名不胫而走。

  截至目前,村里共举办六届荷花节及两届菊花展,承办2019年南通乡村旅游节和2020年南通乡村休闲旅游节,吸引近百万人次前来观光旅游。

  以农兴旅,以旅强农,荷花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平园池风景、鲜花、莲蓬、莲子、荷叶茶生态产业链,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乡村美景,还能参与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

一季荷花四季富 平园池走出“农文旅”融合发展路_fororder_图片3

莲蓬丰收 供图 平园池村

  “游客来到我们村,都是一站式的农家乐体验,不仅欣赏美丽乡村景色,还会体验垂钓、采摘等休闲活动,离开村里的时候,还都会采购特色农产品。”江苏平园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刘霞介绍。

  “多年来,我们村探索出一条以乡村旅游带动全域发展的道路,产业从无到有再到优,目前已经有28个特色产业,并且还有9个项目正在推进打造。”刘炜建谈起未来规划,“到2025年,我们整个平园池村将共拥有40个特色产业,到那时候,游客数量以及全村干事创业的氛围都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1.4万元到3.37万元:“一处美”带动“一片美”

  村里旅游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不仅美了平园池,更富了村民口袋。2021年,平园池村带动200多名村民常态化就业,267.49万元装进村集体的“腰包”,农民人均收入3.37万元。今年36岁的陈佳,也乘着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回乡创业。

  “前几年,在村里的号召下,我从苏州回乡,开始承包土地做果园经营,想和父母一起干出一番事业。”对于果园经营,陈佳秉持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与家人从零开始,开始了大棚搭建、区域规划、道路铺设……这些都在村里请来的专家们的指导下进行。

  随陈佳走进果园,可以看到成熟的无花果挂满枝头。“我们已经分区种植了无花果、葡萄、桃子、枇杷、梨,采摘和零售两条线进行。”陈佳边说边打理着果树,“这两年村里带动很大一部分游客流量,游客变多了,收入也变好了,忙不过来时,我们还会雇村民一起采摘,大家伙儿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

  刚刚过去的暑假,不仅陈佳的果园实现大丰收,平园池越来越多的村民也通过家门口就业,腰包越来越鼓。

  “这几年我从承包1000多亩稻田,到种植莲藕、套养螃蟹、泥鳅、甲鱼、龙虾等,还雇了很多村民来做兼职。”作为发展莲藕种植的带头户,凯松家庭农场负责人宋桂俊深有感触,“每到采藕的季节,我们雇的村民一天能采2万斤左右的莲藕,这对于有些年长的村民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收入。”

  “一季稻一季麦,种到胡子白”曾是平园池当地农业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如今各类农产品采摘及售卖等,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岗位,村里还发起成立了超然果蔬农地股份合作社,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全面托管自留地,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统一招商。同时,村成立农民合作社综合社,逐步实现农户、土地、服务、收益全覆盖。多年来,平园池村积极补链延链强链,投资完善了莲子加工、荷叶茶加工项目,形成风景、鲜花、莲蓬、莲子、荷叶茶一条连锁生态产业链,90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5000多元。

  与此同时,平园池村还围绕千亩藕池园和农耕民俗文化馆打造了荷香民俗园景区,逐渐形成了“赏”有四季美景、“购”有绿色食品、“娱”有水上乐园、“住”有特色民宿的一站式体验和一体化服务。“现在我们村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今年夏天,就接待了近20万人次的游客。”刘霞说道,“接下来我们还着重规划建设特色民宿,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为走好“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道路,平园池又制定了《2022年-2025年乡村振兴3年行动计划》,刘炜建对将来充满信心:“到2025年,村人均收入有一定的提高,村集体经济最起码要翻一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