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       舆情智库            房产        
镇江不断增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2022-07-29 09:46:08来源:新华日报编辑:杨心怡责编:蒋硕

  原标题:主动创新变革 镇江不断增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镇江不断增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镇江不断增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2022年上半年,镇江深入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加大物流保通保畅力度,推动助企纾困措施落地落细,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163.76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全省排名第2,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服务业内部结构更加优化

  上半年,镇江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1%,金融业增长6.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6.3%,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明显高于服务业整体增速。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高技术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小,发展动能充足。1-5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32.6%,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同比增长75.65%,互联网及相关服务同比增长33.49%,研究和试验发展同比增长43.36%。1-5月全市服务外包合同额18.53亿美元,同比增长59.5%,服务外包执行额15.68亿美元,同比增长77.7%。

  消费市场逐步复苏

  1-6月,镇江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54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低于全省平均1.8个百分点。批发业行情转好。上半年,全市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3%,其中6月增速环比提高3.8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继续回升。上半年,全市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6%,服装类商品销售增速比上月提高17.4个百分点,家电类商品销售增速比上月提高10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消费增速同比增长73.8%,化妆品类消费增速57.4%。汽车、房地产领域受政策影响,6月份消费成交金额明显放大。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月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比4月增加1.03亿元。

  龙头物流企业逆势奔跑

  新冠肺炎疫情对镇江交通运输业影响突出,1-6月份全市交通运输仓储业用电量下降30.8%,货运量同比下降23.9%,客运量同比下降40.5%,港口货物吞吐量下降11.5%。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采取加强物流供需对接、召开物流业政银企对接会、争取省疫情防控财政补助等方式,全力支持物流业恢复发展。目前,部分龙头企业实现逆势奔跑态势,如诺得物流海铁多式联运业务实现翻倍增长,中远物流发挥供应链优势,企业营收、利润均大幅度增长。

  优化产业结构再发力

  下半年,镇江市将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增强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力、竞争力和引领力。

  明确生产性服务产业主攻方向,找准路径抓突破。创新发展现代物流。加快物流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物流基础设施、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企业数字化赋能,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建设和市场开拓,加快补齐城乡冷链短板,协同完善城乡配送体系。做强软件信息服务业。夯实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基础,瞄准信创、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增强信息服务向设计、生产、市场等环节渗透,全年软件产业收入规模达到360亿元。聚焦制造业“智改数转”,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系统集成和服务水平,增强软件信息服务业赋能水平。着力提升科技服务。推进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推动科技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服务,加快科技服务机构和载体建设,实现研发机构“增量提振”。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做大做强,服务制造企业发展壮大。

  着眼消费回补和培育消费新热点,加大开展消费促进。一是大力开展促销费回补。贯彻落实《镇江市全面促进消费24条》,通过举办“金山消费节”“金山旅游节”、发放消费券、举办“十佳网红打卡地”系列评选等活动,扩大政府引导作用,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提高群众参与度,持续推进消费回补。二是加快培育消费新热点。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等新业态,不断拓展新型消费场景,提高服务供给质量和品质,培育医疗健康、家政服务、体育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文旅消费提振扩容,广泛开展文体活动。(新华日报 作者 马光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