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       舆情智库            房产        
长江生态不断改善 珍稀鸟类返回湿地繁衍后代
2022-07-08 09:44:42来源:南京日报编辑:韩小强责编:蒋硕

长江生态不断改善 珍稀鸟类返回湿地繁衍后代

  7月7日,在浦口区江浦街道西江口社区的芡实塘里,4只水雉“鸟宝宝”陆续出壳,全部成功孵化。 

  “出壳了!”经过30余天孵化,7月7日上午11时50分,在浦口区江浦街道西江口社区一个池塘,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雉的第四只宝宝破壳。24小时内迎接了4个新生命。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实施,位于浦口区的南京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周边自然生态越来越好,曾远走他乡的野生鸟类水雉也成双成对返回繁衍。6月6日,爱鸟人士金先生在公园附近的水塘上发现,一群珍稀的水雉安家落户了,并有了“下一代”——4枚水雉鸟蛋。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将水雉列为近危物种。

  “在南京的夏候鸟中,水雉是最美的。”一位爱鸟人士介绍,水雉最喜欢在宽而厚的芡实叶面上繁育,有“水凤凰”之称。

  6月26日,南京日报新媒体推出独家报道《“稀客”来宁安家,繁衍“下一代”》,引起多方关注。“看到报道后,我们非常重视,立即对‘水雉孵化’区域进行保护。”西江口社区书记朱振华介绍,次日,社区就对“孵化”池塘周边采取措施:拉起警戒线、架上3台监控,安排网格员定期巡查。池塘主人顾先生面对即将收获的芡实无法采摘变现,刚开始还有点舍不得,但经本报记者和社区工作人员“情理相劝”,最终也加入了保护“水雉孵化”的行列。在多方托举之下,珍稀鸟类返回湿地成功繁衍后代,水雉一家终得团聚。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鲁长虎认为,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深入实施,长江沿岸环境不断修复改善,这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家齐心协力,山与水相映,鸟与林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南京徐徐展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章庆 丁劼 费寿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