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拍摄制作:陈超然
国际在线江苏报道(杨心怡):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转向架分厂的车间里,四处飞溅的焊花中,一位焊接工人身穿厚厚黄色防护服,头戴黑色遮弧面罩,手拿焊枪敏捷精准地操作着,姿势老道,动作稳、准、快。
正在工作的史先良 摄影 陈超然
脱下面罩,他腼腆一笑,竟是一张阳光年轻的面孔,这就是史先良,2021年南京市劳动模范,也是南京首位“00后”市劳模。
孕育:当火车梦照进现实
“小时候喜欢看火车,一列列火车,装满了货、载满了乘客,沿着铁轨不知疲惫地奔跑着,让人觉得浑身都是劲儿,幻想着自己以后要是能造火车,该多好。”这让史先良在报考学校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常州铁路高等技术学院的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学焊接,我就想做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因为火车需要螺丝钉连接起来。”
很快,当年站在铁路旁痴痴看火车的少年看到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镇公司”)来学校招工人了,这是一家有着红色基因的百年老厂,也是列车制造业内的标杆企业。史先良无比珍惜这个机会,成功应聘到了焊接工这个职位,下定决心好好干,却没想到刚进厂,学校里一向是优等生的他却遇到了“下马威”。
“看到一起入职的同学都拿到了相关证书可以独立上岗,而我只能待在培训室继续练习的时候,那滋味儿别提多难受了。”史先良不好意思地说。
何俊喜手把手指导史先良(左) 摄影 陈超然
有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傅何俊喜看来,史先良勤奋刻苦,还有着同龄人少有的耐心和韧劲儿,培训室里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别人吃饭休息的时候,他随便吃两口饭就回来继续练习。如果一块板子焊得不满意,他会第二块、第三块一直不停地焊下去。培训时、工作中,他永远带着问题来,有时一些新问题甚至能把我们这些老员工问倒。”
靠着这股子钻劲儿,史先良很快“出师”了。
2020年7月,他的第一个独立完成项目——地铁转向架构架侧梁工程顺利验收过关。“很激动,心里有底了,感觉自己能成为一颗合格的螺丝钉,和大家一起让火车奔跑起来。”
打磨:以劳模精神做好工匠活
史先良的脚步没有停下。
他继续拿起书本学习,结合理论知识逐项练习各种焊法在不同工况下的差异,对比分析数据来源。时速250公里复兴号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高原双源动车组……一系列 “代表作”的研制,见证了史先良和同事的努力,也展示了中国轨道交通一次又一次新的突破。
史先良阅读专业书籍 摄影 陈超然
努力和坚持换来的是高超的焊接技术和脱颖而出的优质产品,史先良的技术水平在一次次技能比赛中获得了认可,展现了年轻一代焊接工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比赛中拿奖很开心,但更让我难忘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从老师傅和同事们身上学到的经验。”
史先良还记得,自己在车间为一次比赛做练习时,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正苦思冥想的时候,一位身着工作服的大姐在他身边停下了脚步。“她点拨了几句,一下就让我想通了。我想谢谢她,抬头一看,发现居然是孙景南老师。她可是全国劳模,也是我的偶像。”
孙景南的劳模工作室就在史先良工作的分厂旁,她经常出现在生产一线,指导史先良和年轻同事们,成了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导师。“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劳模精神不是一句口号,是实打实在一线磨出来的过硬技术。”史先良不好意思地说,有人问他当劳模有什么样的感想,他说想成为像孙景南老师那样的人,“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在长长的流水线上,发挥好我这一颗螺丝钉的作用。”
新生:乘着产改东风去奋斗
“我们在革命先烈王荷波塑像纪念广场上的宣誓:赓续红色血脉,强国复兴有我。”史先良说,“每当我工作遇到困难时,耳边就回荡这一句宣言。”
始建于1908年的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是南京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工会组织的诞生地,也是江苏省产改的首批试点单位。秉承“先锋文化”的浦镇公司,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大任务严格落实中央、省市、集团公司关于产改的政策,在产改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党建工作,成立劳模党小组、劳模先锋岗等。
组织培训 摄影 陈超然
与此同时,浦镇公司建立了职工职业生涯发展机制,使每个工人都有自己的“晋升通道”。
“公司有三级培训体系,公司级、车间级和工位级,通过分类分层培训,让新员工能很好地胜任工作。公司还会让青年员工与技能精湛、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签订师徒协议,实现一对一培训,让我们更快成长,迅速由学生转变为成熟产业工人。”史先良介绍。
浦镇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技能评定,设有多个层级,和收入挂钩,实现技高者多得,贡献大者多得,鼓舞了工人的积极性,激发产业工人学习的热情,促进技能竞争力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我参加工作的这几年,正赶上了南京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东风。我遇上了好机遇、好公司,也找到了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热爱、专注、极致、坚守、担当,这是时代对我们年轻产业工人的要求,也是我们回应祖国召唤的使命和责任。”史先良如是说。
唯有坚持才能收获成功,唯有奋斗方可不负梦想。史先良和年轻一代产业工人的激情创业故事,才刚刚开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