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南京“新西善”百姓安居乐业 媒体人追根溯源引思考
2022-06-20 17:14:4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小雨责编:蒋硕

  再过50多天,即2022年8月,我年满60周岁。

  那个时候,我35年媒体从业之路,将按下关停键。

  3月中旬,朋友邀约我去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初见书房,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黄咏梅、江苏理工学院教授李徽昭聊聊文学上的事。

  我欣然而至。去了才知晓,这已是西善桥街道“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活动的第六回了,前5位嘉宾清一色都是鲁迅文学奖得主。

南京“新西善”百姓安居乐业 资深报人退休前追根溯源引思考_fororder_24

西善桥街道公园一景 摄影 范素丽

  西善处处皆美景

  近年来,西善桥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大教育助推社会治理为抓手,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理想教育小镇”建设,为社区赋能,为社会助力,不断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居民获得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显著增强。

  小社会蕴藏着大世界,西善的昨夜今晨,一定发生过跌宕起伏的故事。

  我拟定了采访计划,并得到西善桥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与协助。《江南时报》也决定在头版开辟《文化人眼中的“新西善”》专栏。

  两个月以来,我每周都会去西善采访,写一篇推一篇,两个多月发表了《“岱山实践”为社区发展赋能——社会学家邱建新解析西善变迁》《孩子的心声谁来倾听?南京西善“爱·说课堂”建起对话平台》《止一堂文化品牌创始人徐晓亮:西善文创“南京先生”系列十分亮眼》等9篇系列专题报道,追根溯源,再现西善嬗变史。

南京“新西善”百姓安居乐业 资深报人退休前追根溯源引思考_fororder_25

西善桥街道文艺汇演 摄影 范素丽

  “原来你也在这里”让我惊奇

  西善的变化,可以用脱胎换骨来概括。

  4月11日,《文化人眼中的“新西善”》专栏首发,开篇人物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社会学博士邱建新。

  其实,邱教授太忙很难约到。约好采访的那天,他却突感身体不适,但他还是在去医院途中坚持绕到我们说好的地点碰面交流。

  邱教授善于表达,经常上电视节目,上下五千年张口即来,说到专业涉及的社会治理问题,更是滔滔不绝。他谈到了走进西善的动因与收获,认为西善的重大变化来自于顶层设计,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奠定“新西善”的现在和未来。

  和邱教授相比,著有《课堂的革命》《教育是什么》的沈思老师,语言表达方式则是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他将“沈思工作室”西善花苑小学课题实践做得风生水起,以新颖的“爱·说课堂”形式刷新了很多家长和老师们对教育的认知。

  系列专稿中,还有教育家刘燕芳融入西善片区教育,留下“燕子老师”的时空畅想曲;媒体人王世停挖掘西善从“不起眼”到“了不起”的嬗变;青年作家孟昱用文学和情感记录“岱山实践”;岱山实小培养有书卷气的阳光少年;“设计师”阿甘在西善助推313家各类社群组织蓬勃发展;成都人徐晓亮把止一堂文创在西善加以复制和创新,让“南京先生”成为一张“善”名片触动人心,形成了一股如书家力透纸背般的气势,将西善的理想、教育、文化引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非常有意思的是,9位社会贤达中,有的人相互熟悉,他们“会师”西善,不约而同地发出“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感叹,不由得会心一笑。

南京“新西善”百姓安居乐业 资深报人退休前追根溯源引思考_fororder_26

西善桥街道美景 摄影 范素丽

  “西善的明天会更好”

  西善面貌大变样,已成为宜居之地。

  这里马路宽阔,绿化率高。下小雨时,空气湿漉漉的,滚着雨珠的树叶,在风中摇曳,都市气息中弥漫着“乡村味道”。

  在当地干部眼中,老百姓遇着再小的事都比天大,只要找社区,件件有着落。有这样的干群关系,就有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一片祥和的社会环境。老百姓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悠闲地释放自己的人生追求。

  为专栏撰稿采访时,我就遇到了生活在岱山几十年的“居民作家”张大明老先生,他写了部老张家的“人世间”,这部60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家世》(上下卷),由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去采访张大明,发了篇《六代人的奋斗历程跃然纸上 长篇小说<家世>出自西善人之手》的新闻报道,引发关注。仅今日头条的阅读展现量就达7.2万人次。

  有一次采访中,我还在西善桥街道齐修社区遇到一位名叫唐日祥的老汉,他初中文化,退休后也在家里吭哧吭哧地写小说。他说,写好了请我看一看,不奢望能出版,就是爱好文学,记录人生。

  无论是张大明、还是唐师傅,都让人从一个侧面看到了西善文化生态的清晰面貌。生活在“理想教育小镇”环境中的居民,能生长智慧、增长力量,活得滋润、健康、快乐。

  总计近3万字的这组系列专稿,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和客观理性的剖析,探讨了“‘新西善’何以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样板”的话题。

  我庆幸有这个机会将退休前的系列终稿,定格在西善与时俱进的故事中。

  自4月11日至今,这组系列专稿在江南时报首发,又在新华网、人民号、学习强国、国际在线、新浪网、凤凰网、网易、澎湃、搜狐、江苏台荔枝新闻、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等主流媒体刊发,吸引读者广泛关注。

  “西善的明天会更好”,是所有被采访者共有的声音。(文 梁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