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以文明树品牌 恒丰银行扬州分行再获“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2-01-25 16:31:5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小雨责编:周经韬

  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近日,2019至2021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名单揭晓。继2016至2018年后,恒丰银行扬州分行成功蝉联“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

  “江苏省文明单位”是由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每三年评选一次,旨在展示江苏省精神文明丰硕成果,表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优秀单位,激励获评单位发挥榜样表率作用,当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

  聚焦实务 将党建引领落到实处

  坚持从严治党,让战斗堡垒更有力。恒丰银行扬州分行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抓牢党建主体责任,始终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全行德育工作的重点。

  扬州分行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融入理论学习中,积极组织开展红色经典诵读会、读书分享会、家风主题党课,连续三年与党校联办专题脱产培训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观建设,通过开设道德讲堂、开展向身边榜样学习等活动,让红色引擎、红色力量、榜样形象处处看得见、时时瞧得着;开展情景式教育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观瞻朱自清故居、阮元家庙、江上青革命烈士史料陈列馆等名人故居,以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启迪思想、浸润心灵,进一步提升党性修养和文明素质。

以文明树品牌 恒丰银行扬州分行再获“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_fororder_1

恒丰银行扬州分行党日主题活动合影

  聚焦实招 将金融赋能落到实处  

  强化敏捷响应,让金融保障更有为。恒丰银行扬州分行紧跟国家战略、践行金融使命、深耕实体经济、服务百姓民生,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扬州分行围绕“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分类施策,为扬州交产、淮安交产、高邮交产、宝应交产、泰兴城投等交通建设实施主体提供中票、并购贷款等直接融资支持;积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成功发行江苏省内首单乡村振兴和绿色金融债权融资计划,合计4亿元;顺利投放绿色金融类项目贷款1.5亿元;紧密结合“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为高邮海潮污水处理厂等多家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金融支持。

  聚焦实练 将文明服务落到实处

  培育精神文明,让窗口服务更有温。恒丰银行扬州分行始终秉承“以恒心、办恒业、共恒丰”价值观,不断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机构。

以文明树品牌 恒丰银行扬州分行再获“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_fororder_2

恒丰银行扬州分行文明献血活动合影

  为进一步完善客户体验,扬州分行在厅堂醒目位置张贴服务标准、公开服务承诺和投诉监督电话,设置意见簿,发放“客户服务征询函”,用心倾听客户的服务需求,改进网点服务;在营业大厅设立“爱心驿站”,创新开辟了母婴室和“恒温书吧”,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让更多户外工作者、孕产妈妈、银发客群在内的社会公众都能在分行体验到“累了歇歇脚、渴了喝喝水、乏了读读书”等各类贴心服务。

  扬州分行营业部成功获评中国银行业协会“五星网点”和“千佳单位”,成为扬州市800家银行营业网点中获评“千佳”的7家银行业机构网点之一;获评“江苏省适老网点”,在全辖网点大力推进适老化服务建设,全面提升老年人办事满意率,传播“服务有恒、温暖无界”的服务文化。

  聚焦实效 将社会责任落到实处

  关注民生热点,让公益行动更有效。恒丰银行扬州分行充分发挥工会、团委的组织作用,将业务发展与社会责任履行紧密结合,积极参与爱心公益事业,传播社会正能量。

以文明树品牌 恒丰银行扬州分行再获“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_fororder_3

恒丰银行扬州分行“写春联送祝福”迎新活动

  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扬州分行连续多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春节期间,持续组织“写春联送祝福”迎新活动,走进贫困乡村为失学儿童送温暖;腊八节,为奋战在一线的新冠疫苗接种医护人员、交巡警和社区送上腊八粥;端午节邀请贫困儿童来行,开展“粽暖童心、‘荷’你一起”主题活动。

  下一步,恒丰银行扬州分行将进一步提神振气、凝聚力量、团结拼搏、干事创业,做深做实做长文明创建工作,营造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以实际行动传播文明风尚。(文/图 李梦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