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移动5G成江苏科技抗“疫”有力“武器”
2021-08-12 13:25:29来源:新华日报编辑:陈莉莉责编:周经韬

  原标题:移动5G成江苏科技抗疫有力“武器”

移动5G成江苏科技抗疫有力“武器”

在常州北站的5G“云闸机”。

移动5G成江苏科技抗疫有力“武器”

居家办公的移动客服人员通过“5G云台席”为用户提供服务。

移动5G成江苏科技抗疫有力“武器”

移动网络保障人员正在扬州核酸采样点调试监控设备。

移动5G成江苏科技抗疫有力“武器”

5G云端智能巡逻测温防疫机器人在社区开展巡逻服务。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移动5G发挥出重要科技力量。从随时随地与移动客服人员“面对面”的5G云台席、可查看核酸检测点现场情况的5G视频监控,到能够快速筛查体温、核验人员信息的5G智能巡逻测温防疫机器人和5G云闸机,中国移动江苏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移动)凭借5G技术优势,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的“智慧防线”。

   一站式搞定 体温、身份信息、苏康码检查

  疫情防控期间,每一个防疫卡口都是关键所在。为守好公共场所“体温线”,做好人员信息快速核验,江苏移动积极推动5G技术落地,助力公共场所疫情防控。 

  “您好,您今天的体温没有超过37.1度,符合要求。”“您没有戴口罩。”……在南通通州区湖滨华庭小区门口,萌萌的5G云端智能巡逻测温防疫机器人(以下简称5G防疫机器人)和安保人员一起“把守”入口,逢车必查、逢人必测。 

  它能通过“目测”,对距离5米以内的过往行人做体温快速筛查,测量温度误差在±0.5摄氏度之内,多人并排检测也不在话下,同时还可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口罩。一旦检测到体温超过设定值,或发现行人不戴口罩,机器人会立即启动语音报警系统。与此同时,在通州区公安局的5G智慧警务创新实验室内,电子大屏同步呈现5G防疫机器人所“看到”的现场高清影像及对应行人体温,人员面色、精神状态看得一清二楚,声音流畅清晰。

  在常州火车站和常州北站,一排排5G云闸机坚守在车站入口。入站人员打开苏康码,走到闸机前轻轻一扫,脸部同时对准测温点,闸机便可自动打开,苏康码核验、体温测量同步完成。目前,江苏全省已有约1000家医院、车站和单位部署了5G云闸机。常州北站站长王常福对5G云闸机给予了高度肯定,“有了这个帮手,我们能高效完成人员体温测量、身份证信息精准识别和‘苏康码’核验,不仅提升人员通行效率,还强化了车站的疫情管控能力,非常不错。”

  实时掌握 核酸检测采样点现场情况

  核酸检测采样点现场排队人多不多、群众是否按“一米线”要求排队、工作人员有哪些需改进的地方……这些现场情况,通过江苏移动提供的5G高清视频监控可实时“掌握”。

  在扬州邗江区的90个核酸检测采样点,5G视频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现场高清画面,通过5G、专线等高品质移动网络实时回传至邗江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的监控大屏上。有了这双“千里眼”,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及时指挥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人流调度、现场秩序维护,对采样过程进行全方位风险管控。若出现人员拥挤等突发情况,还可立即调集周边人员协调处理。 

  邗江区双桥街道武塘社区负责人表示:“5G视频监控设备为我们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抓手,帮助我们实时掌握采样点现场情况,有效维护疫情监控点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线上“面对面” 服务不隔离

  打开江苏移动掌上营业厅APP,点击“5G云台席”,接着点击“立即进入”,选择宽带电视下的“新装”,呼叫客服……这是扬州市民王先生第一次使用“5G云台席”,也是让他对移动5G技术感触最深的一次,“本来因为疫情不能出门有点着急,没想到在家就能办理业务,又快又方便。” 

  因疫情防控需要,王先生的爷爷奶奶被要求居家隔离,普通的电视节目已不能满足两位老人的观看需求。为此,王先生在朋友的介绍下,通过“5G云台席”为他们办理了互联网电视业务。当天下午,就有“武装”得严严实实的移动工作人员上门安装,给两位老人的隔离生活带来了一点乐趣。

  疫情期间,江苏移动共配备了1000多名“5G云台席”在线客服人员,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与用户通过高清视频连线,提供细致入微的“面对面”服务。(新华日报 作者 王婷 李安凤)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