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       舆情智库            房产        
“南京专员”潜入全国百校
2021-05-17 09:47:56来源:新华日报编辑:罗毅责编:周经韬

“南京专员”潜入全国百校

张健 摄

  区域发展呈现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态势。在新一轮城市竞逐中,对于科创资源和人才的竞逐,成为比拼发展实力关键一招。每一个怀揣雄心的城市,都保持着“饥饿感”和“紧迫感”。一向科教资源丰沃的南京,看似处变不惊,却早已布下一盘大棋。区别于高歌猛进的大手笔,这是一场“锦衣夜行”的低调出击。

  2019年12月,南京启动实施“百校对接计划”,这一计划实施以来,南京已向全国69家重点高校院所选派科技人才专员106人次,覆盖全国19个省、22个城市。《南京观察》记者走近“潜入”校园的科技人才专员们,从他们在全国各地高校院所生活、工作的奔波身影中,可以窥见南京这座创新名城的雄心壮志。

  破冰之举,摘得硬核项目

  5月12日,南京高新区(浦口园)管委会副主任雍晓峰又一次来到重庆大学。回想18个月前首次踏入这所著名学府,当初的新生入学般的“无所适从”,变成了现在“学业有成”的踌躇满志。

  他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毕业设计”。2020年12月8日,重庆大学与南京市签署协议,在浦口共建该校的外地研究院,未来将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功能的产学研融合基地。这是“百校对接计划”启动以来,南京引进的分量最重的合作项目之一。

  2019年12月,南京市启动“百校对接计划”,从全市15个高新园区和相关产业平台选出首批32名科技人才专员,奔赴省外32家高校院所,他们的使命很明确——深度推进校地合作。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生根出访’是面向海外,‘百校对接’是深入国内。”南京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两者构成南京对外吸纳科技创新资源的两大机制。与已经推行10多年的“科技镇长团”是把学校里的人引进来呼应,这次是把机关干部派到校园里去。

  作为全国知名的科教名城,南京在地高校资源丰厚,是别人眼中的“香饽饽”,为何还要放下身段四处奔走?在新一轮城市竞逐中,南京时刻葆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南京创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有高原无高峰,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南京市委提出,南京要立足更高站位,在提升创新能级上取得新突破,要以江河奔流开新路、层峦耸峙争高峰的大气魄、大手笔,奋力实现新突破。记者了解到,“百校对接计划”从动议提出,到落定启程仅花了三个月时间。

  “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2019年底初到重庆的场景,雍晓峰依然历历在目。从没去过山城的他,怀揣着一张介绍信就被分配到了重庆大学科技处,“人是蒙的,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甚至做好了空手而归的准备。”

  时光不负有心人。在和工作的不断交流中,雍晓峰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信息——为提升学科水平,引进国际人才,链接产业资源,学校正准备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布局一所新的研究院。消息传回南京,市、区两级主要领导的意见高度一致——加快对接,必须成功!

  8月,浦口区委书记祁豫玮带队拜访重庆大学,敲定合作细节;12月,重庆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同赴南京签约。“重庆大学需要拓展发展空间,南京渴望得到学校的科研资源,双方可谓一拍即合。”雍晓峰介绍,根据双方的战略协议,浦口区将启动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施,重庆大学将结合浦口区的主导产业,聚焦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相关学科展开教育教学,导入院士团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资源。未来这里不仅是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也是成果转化的“孵化器”。

  “开着私家车更加方便,吃住都在武大校园。”六合区科技局高新技术科科长常岭驱车800公里到武汉珞珈山报到,挂职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处主任科员。

  来了才知竞争激烈,全国各地来武大挂职、搞产学研合作的比比皆是。“我来了就是代表南京,不能丢脸。”常岭迅速进入角色,草拟“武汉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初稿,十几页的文件,他只用了一周时间。

  “不为六合请来教授团队、成果转化项目决不罢休。”处里同事的一次串门,印证了常岭的决心。除了从南京带来的铺盖,他还自掏腰包买齐了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这明显是要扎下根打‘持久战’啊。”自此同事们对他刮目相看。

  春节前回宁后,武汉因疫情封城。“困在南京”的常岭“急得睡不好觉”,继续通过云端方式与武大保持联络,视频会议一开就是一两个小时,先后谈判磋商超10轮。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GIS工程中心朱欣焰主任被打动了。他率领的人才团队与六合区政府等共同投资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南京北斗创新应用研究院”落户六合。目前已孵化企业3家,涵盖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

  沉浸其中,开启招才引智新模式

  在杭州工作生活了一年,时任鼓楼高新区管委会经济运行部部长冯磊换了一种忙法。身处这一互联网经济的浪尖城市,他每天都被这里的年轻活力所感染。

  每天出入在浙江大学各个学院和部门的办公室、会议室,向形形色色的人递上名片。杭州的大小二十余个园区,他决心全部走一遍。提着公文包挤地铁去企业看项目,一年六七百元的地铁票,见证了他的努力。一年间攒下了上百张宁杭城际高铁票,这背后是他积攒下的一次次洽谈的机会。

  唯有沉浸其中,才能发现机会。冯磊在一次次“陌生拜访”中对“涟漪效应”有了更切身的感受。“造访A学院时,聊着聊着就会被引荐到B学院,以此不断延展触角,结识更多人,发现更多机会。”挂职的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每周例会,一个部门负责人提到一家名叫赛伯乐的投资基金公司,最近在投资一家名为旭航网络科技的杭州本土企业,这家企业专长于新媒体策划和营销,曾经主导策划了青岛啤酒节、西安大唐不夜城等热门城市IP。

  冯磊越听越兴奋:老城鼓楼,不正需要这样有活力有创意的互联网企业吗?会后坐着地铁去拜访公司宣讲南京政策,宁杭线上几番来回后促成合作。由鼓楼高科集团注资900万元,旭航网络科技投资2000万元,双方将在鼓楼区设立子公司,该公司将在鼓楼国际服务外包大厦拿下半层楼的办公空间,从事最拿手的新媒体策划。

  2020年12月21日,南京市召开“百校对接计划”轮换工作部署会。盘点此前一年成果,落地和在谈新型研发机构达49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近400人,共建校地、校企合作联盟和实习基地57个,落地转化科技成果210多项,合同金额8亿元。全年共开展校地互访150次,举办政策宣讲等活动220多场,签订长效合作协议80份。随后,第二批72名专员也将奔赴全国68所高校院所履职。

  “第一批对接是规定动作多,我们先梳理A+学科,瞄准知名专家教授和科研成果,匹配南京各板块主导产业,确定各板块对接的高校。第二批,更多的是各板块主动提出对接目标,大家积极性很高,有的区自我加压,一下子增加了三四家对接高校。”南京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到了现场才真切感受到,他们在技术研发上确实很强,但受制于理念、制度、资源,产业化有待更多支持。”2020年12月,作为第二批科技人才专员,南京滨江科创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焱挂职成都理工大学。他在行前做足了功课,专门梳理了园区十家企业的技术难点,希望在最短时间匹配到最佳资源。

  2021年3月份,一场为成都理工大学“量身定制”的产学研交流会举办,滨江开发区三家企业老总“现身说法”,为有创业想法却迟迟迈不出第一步的高校人才“指点迷津”。一场会下来,双方感情升温不说,几名老师当场表态,要来南京、来江宁创新创业!

  “百校对接计划”将会对南京市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产生化学反应式的推动。多位科技人才专员表示,相比于以往常规的政策推荐、招商大会,这次大家不再是“单打独斗”“点到即止”,而是网络状铺开,花时间全身心投入其中,真正把南京创新名城的政策优势、城市的发展优势、以及招揽人才的诚意,面对面地传播了出去。

  第二批对接高校名单中,出现了不少省内高校的名字。“不在于地理距离的远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最长的一段路,需要企业需求与高校老师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南京经开区科技人才局副局长卢文俊,2020年底挂职南京工程学院科技与产业党工委副书记、科技与产业处副处长。先在园区各大产业链企业中,摸排出电力系统、智能制造领域12条技术需求清单,然后在南京工程学院内网张榜公布,目前已有5条需求被大学老师“揭榜”。

  5月14日,南京经开区与南京工程学院专门就“百校对接”进行阶段总结,南京工程学院分别与白云电气、泰普森、浦和数据、华格电汽、合信自动化5家园区企业达成合作协议,5名专家教授成为企业技术顾问聘书,5家企业负责人成为学院客座教授。南京工程学院“技术转移分中心”“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在园区正式揭牌成立。

  出乎其外,深耕校地合作“大后方”

  “不能总在办公室呆着,必须多跑平台和企业,结交朋友面对面地聊,才能把南京的政策优势宣传出去,把秦淮和白下高新的诚意展现出来。” 白下高新区秦淮硅巷部副部长童兵挂职中南大学。他给自己划了一个更大的“势力范围”,立足中南,覆盖整个长沙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工作日在长沙广交朋友,周末回南京洽谈项目,他的“双城记”日程排得满满的,目前已经有10几个项目正在洽谈中,谋划已久的中南大学江苏校友会6月将在秦淮硅巷落户。

  对于更多高校而言,“南京客人”的到访,的确带来了不一样的东西。雨花台区科技局高新科科长于安印象深刻,当他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次宣介创新名城“一号文”时,对面的一排人,从校领导到学院教授都是“两眼放光”,“他们对南京、对政策几乎一无所知,很多人都表现出了诧异,说‘南京的创新体系超乎想象’。”

  打开“缺口”,乘胜追击——以驻点院校西安交大为原点,于安将对接对象辐散至西北地区其他重点高校院所、创新机构,主动赴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中科院西安分院等区域重点高校院所及西安交大大学科技园、1896孵化器等创新孵化机构开展深度对接。2020年,雨花台区与首批2所对接高校紧密合作,合作完成校地科技成果转化6项,引进30名来自高校的创业人才。

  挂职吉林大学科技开发中心副主任,时任高淳经开区科技人才局副局长翟斌感觉很有压力,他是唯一一位在“东北三省”的挂职干部,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实现吉林省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对接、吉林省内与高淳主导产业发展“吻合”的高校对接“两个全覆盖”。

  东北高校对于来宁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延边大学校领导主动派出学校成果转化科博士科长来淳挂任科技镇长团团员,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师大校领导明确要求与南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国务院特殊津贴教授王戈、归国博士张岳、细胞领域专家向亮、上市企业迪瑞医疗等与高淳合作之旅也即将开启。

  “通过实施‘百校对接计划’,就是填补南京尚未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的省外高校院所空白,推动南京与国内重点‘双一流’高校以及大院大所的全面对接,实现‘两落地一融合’向纵深发展。”科技人才专员赴任之时,南京市领导叮嘱,希望大家要迅速进入三个“角色”——宣传员、播种机和参谋长,将南京打造全球创新名城的决心宣传出去,把共创共赢的种子播种在科学家朋友的心中,为校地双方的共创共研共发展出谋划策。

  “‘手握’南京一号文、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人才试验区政策等重磅砝码,我们很有自信。” 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办公室投资促进和科技创新部副部长王静说,她挂职在此前未与南京有交集的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南京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地标,江北新区建设“芯片之城”,产业方向与这所顶尖大所的专长精准匹配。

  “园区已集聚了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相关企业,但在封装、测试等领域,我们还有一些需要填补的空白,而这正是半导体研究所的优势所在。”短短几个月,王静不仅跑遍了中科院半导体所旗下单位和实验室,还拜访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清华大学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

  “不局限于北京,如果我们园区有企业提出一些需求,是可以对接其他城市高校院所的,我也会与那里的科技专员互动搭桥。”王静认为,“百校对接计划”是建立了一种机制,扩大南京招揽人才、技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视野。

  比较之下,亟待构筑新优势

  “杭州的人才愿意来南京创业的并不多,因为杭州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创业首选地之一。”冯磊坦言,阿里系、腾讯系、浙大系企业以及像海康威视这样的生态链企业,撑起了杭州城市经济的四梁八柱。自带年轻属性的互联网行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这一方面,杭州略胜南京一筹。他注意到很多创业创新的力量都是来自民间的自发行为,一旦做出点苗头,政府马上去投资支持,并且敢于承受一定的容错成本,使得整座城市的创新创业一直很有活力。

  “长沙是一座比较宜居的城市,新消费做得很红火,房价不高,对年轻人也很有吸引力。”童兵发现,也有南京人才“流失”到长沙的,一问缘由往往是说“南京生活压力大,长沙的节奏没有那么快”。如何更加精准地从高校招才引智,看项目要看是否符合主导产业政策,引进人才则看是否与江苏有较深渊源,从长远看,构筑广纳人才的比较优势,需要人才安居工程更加给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走出去,见识更多不一样的风景。比较之间,方能构筑自己的新优势。

  在西安交通大学有国家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动辄几亿、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科技成果转化,都不足为奇。于安调研后发现了关键因素——“因为中心里有几名全国闻名的‘职业经理人’。”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是摸清两端需求,南京要招引培养更多掌握多方资源的“职业经理人”。

  “南京更大力度支持推动科技应用示范场景建设,让更多前沿的科技成果在落地转化实战中不断提升和完善。”挂职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的溧水区白马镇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傅明发现,北京各区不约而同地在大力推动开放应用场景,为创新企业拓展市场提供新的实验空间。

  南京孜孜以求的,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必须放在更大的视野下审视,才能保持清醒、赢回自信。

  “团队持大股,往往最后在学校那边过不了关。”多位科技人才专员交流,南京鼓励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很先进,很受教授团队的欢迎,但对于一些中西部高校而言,思想还没有那么开放,还是有一道难于逾越的“政策红线”。

  “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南京支持创新创业的风投机构偏少。这是亟待补上的短板。”一科技专员介绍,在他挂职期间,曾有一家新研机构洽谈到了关键阶段,最终没有对接成功。“企业认为,在南京很难找到风投机构融资,如果政府不承诺进行采购,企业资金链可能会面临风险。”

  北京高校老师愿意到南京创新创业的并不多。建邺区生态科技岛经开区陈慧挂职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处,今年学校出台一项政策,老师创业必须脱产并进入人事备案,几乎“堵”上了在校老师外地创业的可能性。“我们另辟蹊径,积极拓展北交大校友资源。”他介绍,在科技人才专员的协调下,北交大江苏校友会已落地南京。通过深挖校友资源,为区域导入一批北交大校友人才已经来到建邺完成公司注册并申报紫金山人才先锋计划。

  不为高校院墙所囿,大力发掘校友经济,已成为多位科技人才专员的共识。秦淮区正携手中南大学江苏校友会,打造校友经济双创示范基地。通过校友会给政策,提供拎包入驻的创业场地;发动校友企业成立双创基金,扶持校友创业,实现以商引商。作为中科院、江苏省共建的南京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区和区域创新高地,麒麟科创园瞄准中科院系发力,通过校友的校友牵线搭桥,落户讯腾云创(南京)软件设计研究院等一大批项目。在雨花台区,由中国(南京)软件谷作为产业一线载体,与西安交大南京校友会合作共建的“西安交通大学全球校友(南京)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已经落地。

  用三年时间,向全国100所理工科院校和重点院所派出科技人才专员,从而形成一种稳固的合作双赢关系,最后达成的“百校对接”目标,加上此前大力推行的“生根出访”计划,放眼国内外,校友遍天下,将有力支撑南京这座创新名城再启宏图。(新华日报 记者 仇惠栋 盛文虎 董翔 李凯 许雯斐 鹿琳 朱泉 见习记者 周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