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报道:泰州市海陵区着力加强培优做强乡村调解力量,近三年来,全区35个乡村140名专兼职调解员、165名调解志愿者共化解各类纠纷9333件,调处成功率99.65%,近六成纠纷“不出现场”就地化解。
一是坚持“专”字蓄力,提升乡村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素养。海陵区选聘专业人员,按照“懂政治、懂政策、懂法律,会做群众思想工作、会用政策规定处理社会矛盾、会用法律条文化解民间纠纷“三懂”“三会”的标准,从农村“五老”人员中选聘中坚力量;开展专业培训,建立区、镇(街)两级培训体系,通过集中讲座、业务交流、案例分析、巡回演讲、观摩庭审等多元形式,着力增强乡村调解员队伍实务能力;确定专管区域,将乡村人民调解员队伍下沉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实行责任包干,自觉履责,把好第一道关口。
二是坚持“细”字引领,明确乡村人民调解员队伍角色定位。海陵区设立排查隐患的“信息员”,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把握村组内的不安定因素和个案苗头,进行引导、上报和化解,为防止激化、实时应对、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赢得主动;设立收集民意的“情报员”,村内选聘的调解员大多担任中心户长,他们能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状况和收集社会舆论,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设立化解矛盾的“消防员”,乡村调解员来自基层,深得群众信任,通过他们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化解纠纷往往事半功倍;设立法治宣传的“播音员”,组织乡村调解员配合村委做好乡村法治宣传工作,从源头预防纠纷产生。
三是坚持“实”字为本,拓展乡村人民调解员队伍服务内涵。海陵区进一步提升乡村调解工作影响力,通过发放普法便民服务卡到户、在楼道间张贴便民服务承诺等形式,面向社会公布调解员的姓名、服务内容、联系电话、服务区域等,努力在乡村营造“有纠纷,找调解”的浓厚氛围,同时,在乡村打造“老娘舅”调解服务、德法助调员、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等创新品牌,为基层群众获取“家门口”的法律服务提供多元选择。(文 王海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