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围绕“安全、生态、美丽”主线,全域打造美丽河湖、幸福河湖 ——南京:奋力答好水务发展新答卷
三汊河——秦淮河入江口 供图 南京市水务局
多姿多彩银杏湖 供图 南京市水务局
水天一色石臼湖 供图 南京市水务局
1月14日下午,在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400多名市人大代表对12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投票,选出今年将要实施的10大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包括: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提升自然村污水设施覆盖率,全市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在2020年70%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推进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建设、城北污水系统管网排查专项整治等工程建设,新建改建污水管网30公里;增强城市排涝能力,实施16处积淹水片区整治;补齐防洪短板,实施64项骨干河道、31项非骨干河道、22座水库消险工程建设。
一张厚实的“水务成绩单”: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京广大水务工作者奋力拼搏,一手抓抗疫防疫,保障用水安全,一手抓兴水治水,力推水环境整治提升。突出“美丽河湖、水润金陵”主题,围绕“安全、生态、美丽”主线,加快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水治理体系,推动南京治水新实践走在前列,为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交上了一份厚实的“水务答卷”。
年度水环境治理任务圆满完成。2020年,南京市22个地表水省考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以及28条入江支流、72个重点水功能区、84个市考断面水质达标率等4项主要指标均实现100%(其中,入江支流、重点水功能区、市考断面等3项为近年来首次实现全面达标),全市域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全市水环境质量达历年最好水平,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成功抵御超历史洪水。2020年汛期,南京主要江河湖水位普遍超警超保,高水位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长江水位突破历史极值6天,10米以上达14天。全市防汛形势异常严峻、防汛压力前所未有。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调度下,全市上下防汛抢险应对有力,强化科学调度,积极除险排危,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20余万人次,及时处置险情290处,有力守护了城市平安。
加快实施长江大保护。150个列入清理整治的项目已全部完成。完成《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详细规划》初稿。分类制定21条市控入江支流“一河一策”达标保障方案,完成外金川河宝塔桥段环境提升以及便民河、三江河、七乡河续建工程,提请印发《南京市进一步强化入江支流常态化管理措施》,加强入江支流常态化管理。全市28条入江支流已有25条达到Ⅲ类水及以上水质标准,有力保障了“一江清水向东流”。
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升。2020年共改扩建14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有铁北、桥北、珠江等8座建成投运,新增日处理能力46.5万吨,超过年度既定目标,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总能力达300万吨以上;江宁城东、滨江等4座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城南、柘塘2座正加快建设。日处理能力400吨污泥处置中心项目总体进度达50%。管网改造全面推进。完成城北、江心洲等六大污水系统检测排查,完成年度50公里管网新改建任务;完成城北—铁北污水厂连通工程,江心洲—城南污水厂连通工程完成90%;江心洲污水系统二通道项目夹江至污水处理厂段1.3公里管道改迁工程已进场实施。
2020年共完成1700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累计完成近5300个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由2020年初的55%有了较高提升,超过70%的年度目标,设施正常运行率达95%。
有序推进主城区、江宁区、江北新区应急水源建设,不断完善城乡供水设施,完成供水管网新建、改造任务约100公里,滨江水厂二期、溧水新水厂、桥林水厂工程有序建设;加快推进深度处理全覆盖工程。加快推进六合区北部程桥、竹镇片区以及金牛湖、冶山片区供水设施改造工程。
新阶段开启新征程:实施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
过往皆为序章,新的号角已经吹响。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南京市水务系统将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提升新作为,超前谋划、聚力攻坚,破难题塑亮点,奋力开启水务发展现代化新征程。
加快强基“三大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水务发展的根本,水务工程建设既要立足眼前、又要放眼长远。一是加快防汛消险工程建设,增强城市安全韧性。续建固城湖退圩还湖永联圩堤防、新建水阳江干流左岸堤防加固工程、水阳江干流右岸永丰圩堤防加固工程,实施高淳区永宏站、江宁区二干河、句容河等4项治理工程。实施186项消险工程以及19个积淹水片区整治工程,补齐城市防洪排涝薄弱环节。二是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污水消纳效能。加快推进江心洲污水收集系统二通道建设,续建城南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江心洲—城南污水处理系统连通等8项工程。推进污水系统“两消除两建成”,即全市建成区消除污水直排口;消除建成区范围内污水管网空白区;建成区50%以上面积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排水管网密度与路网密度基本匹配;建成700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全市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三是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4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更新改造10座农村重点泵站,综合治理10座农村重点塘坝。完成高淳区农村水系连通试点县建设,力争建成全国一流的农村河道治理典范。同步推进5区10个行政村“百村千塘”建设。开展3个中央小流域建设,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
优化创新“三大机制”。继承与改革相辅相成,改革是继承的接续,水务行业是城市基础,必然要伴随城市发展而进步。优化节水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充分反映供水成本、激励提升供水质量、促进节约用水的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动态调整机制和宣传引导机制,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节约。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持续推进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优化市场驱动机制。坚持“两手发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在解决水问题上的协同作用。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水务建设与管理,在污水处理、河道管养、防汛抢险等方面积极探索市场化模式。优化人才配备机制。科学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围绕支撑水务一体化做优做强目标,优化调整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提升工作效能。
提升善治“三大能力”。强化水务治理手段,提高执法力度,有力推动水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监管执法能力。全面强化水务行业监管责任,以问题为导向,以问责为抓手,建立责任主体积极作为、监管手段高效有力的监管体制。不断完善水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改革,形成强力震慑。提高采砂、取水、河道管理、水土保持等领域执法能力,提高办案量和结案率。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形成对各类涉水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提升智慧应用能力。建成统一的数据采集与治理平台、存储与管理平台、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形成城市“水务大脑”。搭建智慧水务应用及服务场景,深化水务领域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智慧化处理程度。提升共建共管能力。坚持以河湖长制为统领,深入开展联合河湖长制,完善跨界河湖治理,完善信息共享、建立协调机制。
打造河湖“三大样板”。围绕“一江、两带,两城、五片”空间布局,坚持系统治理、全域建设,实施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的迭代升级。着力打造河湖“安全样板”。顺应城市快速发展要求,统筹工程建设和指挥调度,构建科学精准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实现应急水源互联互通目标,构建优质高效的水资源保障体系。着力打造河湖“健康样板”。深入推动28条入江支流常态化管理,开展15个城市暗涵整治项目,实施10个重点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河湖水质提升、水体感官提升以及滨水空间提升,确保国省考、入江支流等重点断面水质达标。进一步完善河道水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切实巩固“消黑消劣”整治成效。着力打造河湖“生态样板”。加强河湖空间管控,通过“网格化”“段格化”模式,织密河湖监管网络,对2020年初步排查的112项河湖“四乱”问题在2021年汛前全部整治到位。提升重要河湖水域有效监管率及河湖水环境长效管护达标率。积极探索生态河湖试验区建设,修复河湖水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河湖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 (新华日报 作者 李明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