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山歌,回荡在江海大地
来源:新华日报  |  2021-07-16 10:07:05

海门山歌,回荡在江海大地

  历史上,长江北岸,整个苏中苏北,以一个县标注山歌的,唯有海门——“海门山歌”,在历史长河中悠悠已有几百年。

  有一首名叫“呒郎呒姐不成歌”的海门山歌——“呒鱼呒水不是河,呒篾呒藤不是箩,呒狗呒猫不是窝,呒郎呒姐不是歌。”这首歌,短短四句,画龙点睛般地道出了海门山歌的最大特点:情歌为主。

  管剑阁,1911年生,海门三和乡人。他在后来回忆说,海门人高兴唱山歌,他从小在外婆怀里就听外婆唱。到上大学后,他和家住启东的同学丁仲皋都觉得这民间歌声弥足珍贵。1932年,管和丁在大夏大学(华东师大前身)读三年级时,按照文学院院长吴泽霖教授要求,利用暑假在海门、启东农村,跟老歌手记录搜集,各得数百首,择选一百首交给吴教授,他送去《大夏学报》发表。翌年,他作了《序》,并请语言学家赵元任校订,印成单行本发行,书名叫《江口情歌》。

  江口,好理解,长江口。为什么命名为情歌呢?在《自序》中,作者说,平民无所顾忌,情歌便唱响乡野。实际上,还应该有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海门为移民之地,先前的古海门,以北方南迁人群为主,后来的“海门厅”,则基本是江南人跨江而来,这是苏中苏北只有海门山歌而无别的什么山歌的独特原因。

  移民,离别了故土,也就离开了祖辈们成熟的人际关系,当他们谈婚论嫁时,无多少沾亲带故的资源为其牵线搭桥,要依靠自家自身去自找配偶。同时,移民敢于追求,敢冒风险。这种内外因素的结合,就诞生了很多一见钟情、自由恋爱的情歌。

  海门山歌中有不少被小阿妹看中的“摇船郎”的内容。摇船郎,一个多么浪漫而又实在的形象。海门厅初始由40多个沙洲组成,滨江面海、沟河众多,船只,便是人们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船多,摇船郎也多,对一个闭守于沙洲、甚至闭守于村隅的少女来说,漂来的小船,撑篙或划桨的摇船郎,常常能撞开她们的心扉。如果谁先开口一曲,动听而又优美,那对歌就会响起来,飘过去……

  海门山歌界最引为自豪的是山歌手赵树勋将叙事山歌《摇船郎》改编成山歌小戏《淘米记》,1957年3月进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歌舞会演。《淘米记》开场的第一曲山歌歌词就是:“日出东方白潮潮哎,哎,我小珍姑娘抄仔三升六合雪白米下河淘,下河淘来下河淘,只见一只小小舟船在浪里飘哎。”20年后,海门文联组织人马抢救性地去农村采集健在老山歌手口头的山歌,其中就有海洪乡农民顾思玉演唱的《小阿姐看中摇船郎》。当时把曲谱、歌词全部采集后,于1979年底由县山歌剧团演唱,录像于1980年元旦在上海电视台播放,这是海门山歌首次上荧屏。此后,海门山歌演员宋卫香于1986年7月将此歌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1996年,以此制成的专题音乐片在欧洲卫视播放,声传世界。

  情歌类的海门山歌,女性主角鲜明、主动胆大。少女们在一首首优美的山歌中,为情郎绣肚兜、织披肩,为情郎银壶筛酒,端上芝麻汤圆;到江边送情郎舟行远方,又在江边眺望情郎的归帆……她们约会情郎,在河边、树下,在宅外头、屋檐头、灶口头……她们把相爱之情洒向日常一切,“日落西山乌里乌,小阿姐妮淘米要用手来搓;情哥哥来仔烧茶煮饭点火留夜饭,白米里煮出情丝多。”她们不贪钱财,要的是意中人,只要情投意合,一起生活就是美好。“我真心跟你哪怕布衫裤子勿连牵,我无心结识哪怕金银百宝幢上天,夹棒头讨饭我情愿,我同你到东海东头东海滩头去种田。”她们拼出性命争取婚姻自主,面对父母的反对,多首歌中唱到要“悬梁高挂一根绳”。小阿姐小阿妹们带有野性的歌唱,是因为她们被压在社会最底层。在这个男性的世界里,她们是被摆布被侮辱的命运。借助移民,终于到了一个江天高远的地方,远离了那一双双古板的眼睛,也远离那一条条束缚女性的族规,还远离了相沿成习的村中风俗、邻里习惯。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有了可以自己作主的机会。

  青春的奔放与环境的变化,酿成了心中的歌声,一经口头唱出,又会在四周引起不少回应。于是以心生歌,以歌引歌,悠扬情歌中年轻姑娘活泼泼的生命,便流出来、溢出来、飘起来,一个个追求生命自由情爱自主的女性形象,从乡野田间走来。

  海门山歌,几百年间传唱于“下里巴人”中。虽然她不是生于官府、学宫、书斋,虽然她也没有从官吏、士子、书生们口中流出,但民间有高人。无数次田陌沟边的即兴高唱,一群一群人有意无意中的不断打磨,你改一词他改一句,你改一下起调,他修一下尾音,水滴石穿,终有一批精品就在岁月的长河里生成并流传下来。

  除了上文所述之外,要特别写一下山歌《红娘子本姓王》。这是一首以红娘子为主角的叙事情歌。全歌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红娘子为情郎绣花花护肉尺鱼肚兜,全部情丝化作肚兜上精致而丰富的图案。第二部分是探病,从得信、妆扮、带便手、禀告公婆、到情郎家、问病、煮饮食……一一叙来,唱出了红娘子的着急、利索、心细、泼辣,也透露当时社会的时尚、风俗、习惯、生活状况。第三部分是奔丧,从要与情郎“同死合棺材”,到“哭声亲夫叫声天”,到“抬饭”三年……唱出了红娘子的真情、殉情、忠情、守情。正是生命中惊心动魄、生离死别的片断,成就了这部长篇叙事情歌跨越历史的价值。

  按照一般世俗的眼光,这是一个婚外恋情的故事。红娘子已成家,有公婆有丈夫,在家里农闲织布农忙下地,但她却有一个“外私情”。为了这个“外私情”,开篇时尽管情意绵绵,但第一次外出去探病时,还是以到庙里“还愿”的谎言骗过公婆。到第二次奔丧时就不顾这些,大哭“我的亲夫”了。

  为什么这么一首长篇叙事情歌会流传百十年?歌中感情真挚,如果真正唱起来,歌声或凄婉如泣如诉,或悲愤高遏行云,情感上给人的冲击惊天动地,不过从社会道德角度来说,有违正常习俗啊。但事实是这首山歌流传下来了,且久唱不衰。一首山歌,可以解读出一段社会史、心灵史。人们从这个现象中可以看出当时女性婚姻不自由不自主是普遍的存在,更可以看出,从《梁祝》到《牛郎织女》,男女追求两情相悦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望与精神,千古以来绵延不绝,《红娘子本姓王》,只是这种愿望和精神在海门厅沙洲上的投影。

  海门山歌内容丰富,郎与姐的情歌外,还有万千气象,海阔天空。“海门山歌交关多,支支山歌多红火。麦有麦山歌,稻有稻山歌,菜有菜山歌,豆有豆山歌,瓜山歌、麻山歌、梨山歌、桃山歌、茄山歌、葱山歌、菱山歌、藕山歌,哎呀,交关多来,交关子多。”

  有一类山歌专唱穷人的艰辛。“穷人要唱穷人经,戴只帽子呒得顶,穿件布衫露背心,一条裤子只剩四条筋,着个鞋子呒得脚后跟。屋里灶头是八百斤(泥涂灶),切菜用仔薄刀筋,一天三顿吃点山芋筋……”

  还有山歌专唱日常礼仪、四时气象、劳动场景、生活习俗等。大部分山歌想象丰富,构思奇巧,引人入胜。“一个人唱歌冷清清,两个人唱歌勿绝声,三个人唱歌好像琵琶弦子乒乓响,四个人唱歌好像元宵锣鼓闹盈盈。”“山树扁担软溜溜,挑两麻袋山歌上苏州,苏州城江南师傅问我山歌怎么卖,我一只山歌要调一头牛。”“蚕豆开花乌里乌,长豇豆开花两根‘苏’(须),小蓟头开花结‘罗朵’(苞蕾),种田郎辛苦唱山歌。”……

  海门山歌,就这样把一男一女,一穷一富,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编成词,对上调,绣口一开,万种风情便随动地歌声而来。

编辑:陈小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