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常州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聚焦制造优势,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提升,先后制定出台《工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全力打造“工业智造、科教创新、文旅休闲、宜居美丽、和谐幸福”五大明星城市名片。
中信银行的前身是中信实业银行,“制造业”基因深厚。中信银行南京分行辖属常州分行成立于1995年,是常州市第一家成立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25年来,中信银行常州分行秉持“不止于银行、不止于金融还有实业”的服务理念,倾力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该行聚焦制造业,助力于“常州制造”成为高质量、高品质的“常州智造”,为常州智造注入中信力量!截至10月末,2020年该行对常州制造业综合融资投放支持达67亿元。
中信高度:“不止于银行、不止于金融还有实业”
2020年3月,中信银行推出促进制造业贷款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十五项举措,包括优化授信政策和授权、加大贷款定价补贴、配置行长奖励金、强化考核激励等多项具体工作措施。
中信银行常州分行结合常州实际情况,不忘初心,围绕市委市政府及上级行政策导向和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特别是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授信政策与信贷管理制度,大力支持制造业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突破创新上的融资需求,提高对具有自主研发优势、成长性强的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质效。
下阶段,中信银行常州分行将继续加大对常州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和技术改造优质项目的营销对接和贷款投放,重点投向通信电子设备制造、医药制造、铁路装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以及电气器材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领域。
中信宽度:搭建三大平台,发挥“联合舰队”优势
中信银行通过搭建“协同、同业、海外”三大平台,为客户提供“传统商行服务、综合融资服务和资源整合服务”。
凭借中信集团“联合舰队”优势,中信银行常州分行通过三大业务模式,响应南京分行“中信赋能”的号召,融合多元化金融产品为常州市制造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为区域赋能、为伙伴赋能。
常州市某工业五星企业,A股上市公司是中信银行常州分行的存量客户。该企业的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车辆配套装备研发、生产。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该企业已伴随高铁这张国家“名片”,将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2020年,该企业继续深入开拓海外市场,计划在海外某国设立控股子公司,需要数千万美元的流动资金。中信银行常州分行获悉后,第一时间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为该企业设计了内保外贷的融资方案,通过境内中信银行常州分行与境外中信银行伦敦分行两地联动,以融资性跨境保函为媒介,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境外融资渠道和较低的融资成本,帮助该企业的海外项目迅速融资、快速落地。
未来,中信银行常州分行将进一步丰富跨境金融产品,创新中长期信贷产品,优化企业债务结构,稳健推广投贷联动业务,全力支持常州市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中信温度:搭建交流平台,提供一站式品牌定制服务
2020年以来,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出台了系列“硬核”举措,坚定支持制造业,紧抓重点领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解决客户需求,以“新思路”精心做好制造业综合金融服务,打造服务制造业企业“有温度”的银行。
中信银行常州分行紧跟省行决策部署,邀请常州优秀制造业企业代表参加常州分行开展的多场制造业主题研讨会,包括盛夏·信自然——服务实体经济、链接中信智慧、银企数字化转型合作发展论坛,“龙城智造、 中信智融”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常州站)等,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
中信精度:以交易银行为擎,构建“全景融资服务模式”
近年来,中信银行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智能创新,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助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信银行常州分行积极推动各类创新服务,并借助一系列线上融资产品,为常州市制造业企业提供初创期、孵化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景融资服务模式”。
在服务常州市某三农型制造型企业中,中信银行常州分行通过交易银行,协助该企业搭建“收”“管”“付”资金结算体系,整合多种收单通道,实现集团销售款集中收缴、回笼;建立现金管理服务体系,账户集中管理,搭建现金池,集团统一管控资金;基于财务共享中心,搭建银企直联渠道,支付通道与银行核心无缝对接,打开与企业“深层次”合作的闸门。
常州市某企业因人民银行结算系统改造,原代缴费模式发生重大调整。中信银行常州分行借助“公共事业单位”收费渠道,以交易银行为抓手,“总、分、支”机构联动,打通该企业业务平台与中信银行核心系统的数据链路,设计开发出基于小额清算系统的“跨行对公收款”产品,填补了中信银行交易应用场景,提升了中信“交易+”的品牌自信。(新华网 作者 程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