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昔日待渡亭
《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一千年前,唐代诗人张祜漫游江南时,登楼临江远眺,面对月挂高天、星火闪烁的岑寂景致,走笔抒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年的七言绝句《题金陵渡》。
诗中的“金陵渡”究竟位于何处?很多人会误以为渡口位于南京。其实不然,“金陵渡”是镇江的西津渡。唐时,那里叫蒜山渡,宋代始称西津渡。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留下了众多千古传颂的辉煌诗篇。
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自三国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漫步其中,宛若走入了一幅古朴素雅的山水画。青石板路面在脚下蜿蜒延伸,砖石中间留下的深深车辙印,诉说着前朝旅人的忙碌,也印证着这里的历史和变迁。街道两旁,青砖黛瓦、翘角飞檐、雕梁画栋,诸多明清建筑鳞次栉比,透溢着浓郁的古风神韵,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西津古渡一开始是一个军事渡口,在三国时,驻有东吴的水师,它是由破山栈道形成的一个渡口。隋唐时期,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以后,这里成为了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一个交汇点,因此西津古渡不仅是军事渡口,而且也是大江南北商业物资的重要集散港口。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水路航运成为了货物运输、人员往来的主要途径,从此这里便变得逐渐繁华起来。”镇江文史专家裴伟介绍说。
沿着古街一路往西,便可以发现一座建于清朝的待渡亭,这是古代等待渡船时休息的地方。在待渡亭对面,静静地屹立着一尊人物雕像——清癯瘦削、右臂微抬、满目迷蒙,他就是唐代诗人张祜。
“镇江在唐朝时期被称为‘润州’,润州的金陵渡是古代连接南北陆路交通的重要渡口,与扬州的瓜洲隔江相对。这里是北方人南下渡江第一站,也是张祜踏上润州的第一处所。”裴伟介绍说,张祜是中、晚唐之际的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一生有近500首诗词传世,这个数量在唐代诗人中相当可观,杜牧曾称赞他“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当年,张祜曾经北上寻求仕途,但因受到元稹的排挤,没能得到官位。在漫游江南时,羁旅愁绪涌上心头,遂用寥寥几笔描绘出清冷凄迷的江上夜景。
张祜的这一首小诗,提及了两个地名:一是金陵,一是瓜洲。古代诗词中的金陵,大都指南京,但瓜洲在扬州邗江县南,张祜如果身处南京的长江边,怎么可能看到对岸瓜洲灯火?裴伟解释,六朝古都的南京,到了隋唐时期,被朝廷打压,贬为县,属当时润州(也就是镇江)管辖。按照惯例,属县的别号会在文人墨客口中成为州的别号。于是当时润州的蒜山渡也就被张祜称为“金陵渡”。
从南朝到唐代前期,以扬州为中心的淮南多年都是南方最发达的地区,人烟辐辏,商贩往来不止。而且扬州夜间处处灯火,水边停泊的船只比比皆是。正如诗人李绅在《宿扬州》中写道:“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但是张祜眼中,对岸瓜洲为何是“两三星火”?裴伟说,到了晚唐,经过战争洗礼和漕路断绝的影响,润扬的繁华成为旧事,诗人韦庄路过此地时满眼是清冷萧瑟的景象,只能写下“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所以,到了晚唐时期的张祜,他眼中的瓜洲也就只余“两三星火”了。
张祜笔下的“小山楼”,曾经是唐代“金陵渡”渡口一家客栈的名字,具体位置位于何处,如今已不可考。据称,当年的客栈位于小码头街,这条街只有一边有店铺,另一边则临长江,因此站在街边的店铺都能看到滔滔长江,但随着岁月的变迁,北岸那个“两三星火”的古瓜洲在晚清时期全部坍塌于滔滔江中,从此踪迹难寻。
与北岸坍塌对应的是,南岸诸渡则开始淤积,西津古渡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300多米的距离,失去了原本的面目。从小在江边长大的裴伟对两岸的变迁印象深刻,“我是扬州人,从小就随父母在镇江长大,对岸有我的家,我的老屋子,小时候坐轮渡往返于两地之间,现在汽车走润扬大桥。”
尽管古渡不再,古街换貌,但西津渡“活化石”般的古代风貌却得以基本完整保存,其所承载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更加熠熠生辉。目前,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
古栈道上、古渡口边,深厚的历史堆积层,已经被厚厚的玻璃罩精心地保护起来。全国仅存的元代过街石塔——昭关石塔,世界第一个水上救生组织展馆——救生会,佛教道教相邻并济的宗教文化展馆——观音洞、铁柱宫,全国文保单位——小码头街历史风貌建筑组群……古街上众多的历史文化景点,仿佛是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处处是文化,满眼皆历史。
古街上还完整地保存了江南民居、宗教建筑、民国建筑等风格迥异的古建筑样本,许多在江苏乃至在全国都堪称“孤本”,著名古建筑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原会长罗哲文先生曾评价说,西津渡是“绝无仅有的古渡遗存”,“它留下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不可代替的”。
如今的西津渡,不再有渡。早起,可品早茶,晚来,可赏夜景。徜徉在这片历史文化街区中,无数赏心悦目的体验纷至沓来。游人可以漫步于西津古街的青石板路上,想象着盛唐时期车水马龙、人潮如织的盛况。若从古街入口走到底,还可以登上半山腰,远眺滔滔长江水,俯瞰西津渡古街。待到夜幕降临时,屋檐上挂着的灯笼亮起点点红光,沧桑古街变得朦胧而神秘,仿佛回到了舟楫交织、人声鼎沸的古代。“白天看一眼千年的历史街景,夜晚看热闹的西津大市,西津渡真是越来越美了。”一位来自徐州的游客由衷地赞扬。西津渡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而这热闹、繁华的背后,正是古镇里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西津渡是古老的、历史的,同时又是年轻的、现代的。西津渡运营部经理仲纯告诉记者,2020年,西津渡打造了持续五个月的艺术生活节,新锐艺术家和青年匠人们将潮流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了千年古街。未来,西津渡历史街区将汇聚西津渡之“人文”、云台山之“青山”与西津湾之“绿水”, 建设一个功能齐全、配套服务完善的国家级示范综合旅游度假区。游人既能在西津画苑、中国救生博物馆等文化展馆品悟历史之厚重,又能在主题文创产品中感受古迹与现代元素的奇妙融合。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经典相融共生,经历沧桑风雨的西津渡正以历史文化资源作笔、全域多样风光为墨,描绘一幅闪耀千年的历史画卷。(新华日报 记者 王慧 实习生 刘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