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长三角北翼 徐州振翅高飞
2020-09-03 09:46:18来源:新华日报编辑:罗毅责编:路晶森

  原标题:加快融入长三角,高质量建设“淮海中心” ——长三角北翼,徐州振翅高飞

长三角北翼 徐州振翅高飞

赵守利摄

长三角北翼 徐州振翅高飞

李作英摄

  每天,200多趟列车在徐州和上海之间往返,最快的车次不到两个半小时。在中国最繁忙的京沪铁路线上,“淮海中心”和“长三角中心”,就这样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每周,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的统筹下,来自上海的医疗专家定期到徐州坐诊。这一特殊项目坚持两年多,服务上千名患者。

  每年,徐州的27个蔬菜基地,源源不断把最新鲜的蔬菜运送到黄浦江畔,保障了上海百姓的“菜篮子”。

  站在长三角北翼,眺望千里之外的上海,徐州正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决心随这片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群一起振翅高飞。

  服务大局,推动深度融入

  8月28日,徐州市委中心组召开学习会,其中有项重要内容——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必须强化“系统思维”,扎实推动思想观念、发展规划、项目建设、机制创新“四个深度融入”,打破“行政区经济”束缚,打通要素流通“看不见的边界”,不断拓展跨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一年前的徐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上,徐州提出要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以“先手棋”走活“一盘棋”、以“大格局”推动“一体化”、以“高质量”提升“竞争力”,奋力开辟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新境界。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这是徐州的“必答题”。

  清晨6点,铜山区何桥镇马行村支部书记黄明诗来到加工厂的冷库,跟工人们一起分拣蔬菜。当天下午运输,第二天一早,这些蔬菜就会出现在上海的各大超市货架上。自2016年村里的明诗蔬菜专业合作社挂牌成为“上海外延蔬菜生产基地”后,4年间,马行村田间地头的蔬菜逐渐成为上海市民的“放心之选”。

  “春节前往上海运送的是土豆,5月是毛豆,8月是蒜苗。”黄明诗介绍说,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从何桥发往上海的蔬菜一直都没停过。挂牌至今,马行村种植的蔬菜品种也在不断更新,曾有浙江客户向黄明诗推荐种植新品种——盘菜,刚投放到上海市场便受到市民欢迎。黄明诗还有一笔账,菜农们通过实行高效种植模式,每亩地收入可达1万元。

  “徐州发挥自身优势,大规模生产适合在苏南、上海地区销售的蔬菜,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郑集镇润嘉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大召认为,徐州出现多家上海外延蔬菜生产基地,实际上就是“南菜北种”,徐州蔬菜持续向外输出,既丰富了上海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徐州农民的“钱袋子”。

  从菜园到果园,同样一片好风光。8月末,徐州天观生态园里圆润饱满的葡萄稳稳地挂在枝头。该生态园负责人马成基介绍,“9月初开始采摘葡萄,陆续往上海发货。”自2017年8月成为上海果品生产基地后,每到葡萄成熟,每隔一天就有货车来到这里,满载葡萄驶往上海。“大概一季可以向上海供货30万斤到40万斤,收入上千万元。”

  双向的交流,让徐州和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联系更加密切。2018年,当年96岁的吴孟超院士专门从上海来到徐州,为普通癌症患者做手术,成为一段佳话。更让人敬佩的是,吴老一直牵挂着徐州,便安排上海的学生每周都来徐州坐诊,并引入联合会诊的模式,让更多徐州百姓能在“家门口”享受到顶尖的医疗服务。

  “我们要让吴老的精神,在徐州进一步落地生根。”江苏吴孟超医学中心主任傅丽娟告诉记者,去年6月,他们在徐州高新区建成一座300多平方米的展示馆,展出有关吴老的数百幅图片以及文字、实物,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学习。

  目光锁定长三角,徐州时不我待加快融入。今年6月9日至12日,徐州党政代表团一路向南,历时4天3夜,深入探寻无锡、苏州、南通三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密码”,深化南北合作;6月15日至17日,徐州市市长庄兆林率队赴上海开展精准招商活动,点对点拜访重点企业,洽谈推动项目合作;8月18日,由徐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徐州—上海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合作发展恳谈会”在沪举行,通过全面对接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优质资源,推动更多高质量项目落户徐州,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徐创业兴业。

  如今的徐州,正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更好服务全省全国发展大局。

  助力转型,打开全新空间

  每到周末,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万邦医药”)的不少高管和科研人员坐上高铁列车,从徐州回到他们在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家乡。陪家人过完周末,他们又会返回徐州继续工作。这样的“双城记”,成为徐州融入长三角的生动见证。

  16年前,万邦医药加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脱胎于上世纪60年代建立的徐州肉联厂制药车间,到加入“复星大家庭”,企业在不断开放中,通过“借船出海”,走上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企业的营业收入1.6亿元,2014年达到20亿元,实现了“十年十倍增长”。去年,企业主营收入约60亿元,同比增长40%,已发展为一家拥有20余家成员企业、员工总数超过6000人的集团化企业。

  “不能关起门来。我们在融入中不断改变意识和理念,有了更多战略思考。”万邦医药总裁吴世斌告诉记者,融入复星,面向上海,他们也感受到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不断集聚。

  如今,万邦医药已在徐州、上海、苏州、美国旧金山等多地建立了研发创新中心,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复星医药全球重要的国际化生产基地之一。

  在长三角更大的舞台上,徐州有机会得到更多资源。而徐州自身的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也为加快融入创造了条件。“徐州虽然不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区域,但是高铁有助于把人才和项目拉过来。”徐州市上海商会会长周易说,徐州是生产制造基地,而且拥有众多大中专院校,这些对长三角地区企业来说,很有吸引力。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也助力徐州加快转型。特别在产业转型上,徐州聚焦长三角,提出着力在更高层次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极。目前,徐州锚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主攻方向,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徐州大力培育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金融集聚区、区域性总部基地、区域多式联运中心。同时,徐州坚持高质、高端、高效的产业协同发展方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融入长三角产业链条,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快沿G3产业走廊与G60科创走廊对接连通,支持新兴产业企业加入长三角行业联盟。

  转型和融入,这样的故事,正在徐州精彩上演。

  32岁离开徐州入职杭州一家互联网医疗企业,35岁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戴尅戎院士团队医疗研发成果回徐创业,43岁参加南京大学自考本科学历提升……江苏云仟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效敏的经历,诠释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一个普通人的影响。程效敏说,她的公司已经成为淮海经济区、江苏省规模最大的3D打印数字化医疗技术服务中心,与全国多所医院成功开展3D打印临床应用合作。

  当前,随着淮海国际陆港的建设,徐州开放的大门将打得更开,进一步助力徐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蔡前锋说,他们会加强与宁波港、上海港、太仓港等海港的合作,全面拓展淮海国际陆港开放空间,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

  打造中心,提升首位度

  在全国的区域版图上,徐州既在长三角北翼,也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提出着力在更强能级上提升城市首位度,打造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引领区。

  作为“淮海中心”,徐州的辐射作用正不断强化。

  7月,位于安徽宿州市的萧县·徐州智能制造项目开建。值得关注的是,该园区引入的十多家企业,全部来自徐州。萧县县委书记黄韡说,这是萧徐两地携手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双方区域化协同发展、对接合作的深化拓展,意义深远。

  萧徐两地“牵手”,其实已有基础。2013年,由徐州市安徽商会牵线搭桥,萧县和徐州市泉山区联合共建“萧县·泉山工业园”,是全国唯一由商会牵线搭桥建立的跨省工业园,为徽商助推两地发展,创新了模式、树立了样板。

  “2020年疫情后,萧县主要领导通过商会和徐州的互动有7次。”徐州市安徽商会秘书长查新民告诉记者,徐州近些年的发展迅速,周边地区主动和徐州对接,也能更好融入长三角。

  正是在徐州的带动下,淮海经济区一体化不断变成现实。

  “公积金淮海一体扩容取得新突破,效果超出预期。”徐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吕宣瑞说,去年9月,徐州举行淮海经济区住房公积金事业一体化发展首届主任联席会,让区域内10个城市实现信息共享、异地互贷、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公积金互认互贷开办后至今年上半年,已发放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694笔23753万元,拉动徐州住房消费150亿元。作为金融配套服务项目,与邮储银行联合发行的“同城乐居联名卡”累计发放达2.4万张。同时,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13次,涉及金额310万元。

  在其他领域,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全面开花”。成立淮海经济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联盟,推动区域职业教育互动合作;推动建立淮海经济区卫生健康与医疗保障协同发展机制,涉及联席会议机制、专业学术组织、人才交流培训、应急联动等10个方面;立足平安共建实际需要,加强区域警务协作交流,不断强化边界地区治安基础化、立体化、实战化防控体系建设。

  对于未来的发展,周易建议,徐州应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徐州每年有众多大学生毕业,把这些对徐州带着感情的年轻人留住,某种程度上比引进来更为有效。”周易说,徐州的文旅资源丰富,应该向苏南地区学习,充分开发文旅产业,“如果没有能玩的地方,过路的旅客大多是换站就走,那就留不住人。”

  立足淮海,放眼长三角,徐州的目标已经定下:力争到2025年,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首位度显著提升,跨入“万亿俱乐部”行列;到2035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建成长三角北翼重要副中心城市。(新华日报 记者 王岩 陈彤 见习记者 闫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