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江苏:产业进击 剑指“最强增长极”

新华日报2021-01-27 09:28:08

  原标题:产业进击,剑指“最强增长极”

江苏:产业进击 剑指“最强增长极”_fororder_1

龙潭港

江苏:产业进击 剑指“最强增长极”

燕子矶滨江商务区效果图

江苏:产业进击 剑指“最强增长极”

LG公司

江苏:产业进击 剑指“最强增长极”

重大项目签约仪式

江苏:产业进击 剑指“最强增长极”

瑞声科技全球研发中心

江苏:产业进击 剑指“最强增长极”

栖霞山邮轮母港效果图

江苏:产业进击 剑指“最强增长极”

栖霞滨江风光

  工业大区迈步先进制造业强区,城市新兴板块剑指最强增长极。求变图强、砥砺创新成就了如今的“栖霞雄心”。

  回眸“十三五”,南京市栖霞区以壮士断腕之姿率先转型,开辟了发展新局面。收官之年的大战大考,是对这一产业主战场的一次全面检阅。先抑后扬的态势,再次展示了动能转换后的发展韧性。迈步“十四五”,全域创新的活力正熔铸成区域发展的硬实力。

  率先转型,新旧动能高速转换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国际市场环境骤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产业大区承压尤重。直面一季度负增长的不利局面,栖霞区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经济运行“二季红、半年正、三季进、全年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60亿元。

  面对大风大浪,栖霞的产业韧性十足,反弹有力。

  数据飘红的背后,是这一产业大区的全速出击。2020年4月28日下午,栖霞区举行金融机构助力“四新”行动启动仪式。该区“四新”行动计划披露,项目总投资将达2252亿元,年度投资超500亿元。在新基建方面,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方向,加快推进64个总投资435.7亿元的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00亿元以上;在新产业方面,聚焦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医药与新健康等四大新产业方向,全年引进亿元以上新产业制造业项目100个以上……

  这一年的大战大考,犹如一次压力测试,栖霞挺直了产业脊梁。坚定做强实体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逆势增长9%。8个投资10亿元以上商业综合体同步建设,引进全区首家金融机构省级总部,正大颐养、太保家园等康养项目签约落户,华侨城欢乐谷、金地广场等建成营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030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南京综保区(龙潭片)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量全省第一。

  时光不负追梦人。赛迪顾问发布《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栖霞排名第41位,比上年上升33位。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位列国家级经开区第9位,前进两位,营商环境指数由第10位上升至第4位。

  放在更大的时空背景下看,自加压力、主动求新图变,正是栖霞持续突围攀升的内在动因。以燕子矶小化工整治为起点,全区关停高能耗、污染企业1500多家,税源锐减,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尤为艰巨。栖霞区委、区政府迎难而上,保持定力、克难攻坚,经济总量由“十二五”末不足千亿元增长至突破1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不足百亿元增加到近150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51家、总量突破700家,成功避免经济断崖式下滑,实现新旧动能良性转换。

  关山夺路,局面大开。如今的栖霞是全市唯一一个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三种业态并存的主城区。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壮大至千亿级、全省领先;生物制药产业产值较“十二五”末翻番,规模占全市四分之一;装备制造产业向价值链高端不断攀升,天加环境等6家企业入围国家和省级“单项冠军”;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以整车制造为龙头的全产业链布局,入选全市四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栖霞区委书记黎辉表示,实践证明,只要咬定发展不放松,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不偏主攻方向,取得新的突破。下一步,栖霞产业升级如何发力?栖霞区委、区政府提出,2021年将全面开展“产业质效提升年”活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增强经济韧性与活力。

  一方面,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快中国(南京)智谷建设,布局下一代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新兴数字产业,集聚研发及应用企业超400家,核心产业规模达100亿元。

  另一方面,要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启动龙蟠科技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石化能源等传统支柱产业绿色化、智慧化发展。推进白云电气、晶升能源、盛禾药业等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提升新型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能级。支持LG新能源电池、韦伯5G通信等项目实施,促进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规模效应。全年先进制造业主导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650亿元。

  砥砺创新,轰鸣产业新引擎

  1月19日,南京市委、市政府举办高质量建设紫东科创大走廊推进大会,市长韩立明向首批入住“海智湾·紫东”国际人才街区的企业和人才代表颁发钥匙。

  这是南京吸引人才的创新之举,集聚了栖霞的最优质资源。“海智湾·紫东”整合栖霞行政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三区资源,打造了四个服务平台。“海智湾·紫东”人才公寓位于红枫科技园,可“拎包入住”;“海智湾·紫东”客厅位于仙林大学城核心地段,将试点海外人才政务服务集成改革;“海智湾·紫东”孵化器坐落在栖霞高新区紫东国际创意园,已有南京浦意、晞迈纳米、赛瑞博创、通铖信息等10余个海外人才创业项目入驻;“海智湾·紫东”加速器落户在红枫科技园,将为海外成熟项目、团队的落地承接、加速发展保驾护航。

  面对激烈的竞争,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新一轮产业发展和城市竞争中,栖霞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构建国际化科创高地,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金融支持”创新全链条,推动创新成为栖霞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栖霞区内集聚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18所高校、20多万师生,已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如今,大学城正在迈步科技城,投资宝地正成为创新热土。图灵奖唯一华裔得主姚期智先生、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先生等业内大咖到栖霞发展兴业,50多位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两院院士等领军人才集聚栖霞创新创业,“一个顶级人才带动一个顶级产业”的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

  创新正在重塑这一产业强区的“内核”。2020年,全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7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6家,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17家,位居全市前列。入选国家、省市重点人才计划100人,新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7家,累计48家,新孵化、引进企业620家,产值超10亿元,绩效评估一等奖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2020年5月21日,南京创新周系列活动——仙林科技城发展联盟第九次理事会举行,会上发布了南京三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在内的172项企业技术需求。这一联盟正成为区域资源整合的操盘手,每年解决一批校地共同关心的重大事项,推动一批科技成果项目、新型研发机构加快落地。

  让全域创新的活力熔铸成产业发展的硬实力。栖霞区提出,新一年,要加速企业创新外溢。厚植科创企业森林,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孵育计划,支持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掌握“专精特新”技术的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20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形成活跃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群。

  与此同时,栖霞区提出,2021年要提升创新链条效能,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有机衔接,引导“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推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完善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机制,做大栖霞区首创的“霞科行”技术转移市场影响力,全区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达62亿元。

  项目为王,铸就发展硬支撑

  2020年3月11日,南京市与宝能投资集团通过视频连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重大项目合作协议,3个项目总投资额424亿元。其中,最大的项目落在栖霞——燕子矶滨江总部经济集聚区项目总投资240亿元。疫情阴霾之下,招商开门红提振了全市的士气。

  “项目是发展的‘牛鼻子’‘硬支撑’。” 栖霞区委、区政府提出,没有高质量的项目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要以构建“产业链、生态圈、企业群”为重点,链式招商、靶向发力,努力提高招引落地项目的主导产业集聚度、地标产业关联度、先导产业创新度,降低土地要素依赖度,提高单位亩产贡献度。

  2020年栖霞区逆势上扬的背后,是项目支撑更加强劲。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33个、总投资1940亿元,荣获三季度全市招商擂台赛目标任务进度奖、重大项目推进奖,注册率、开工运营率位居板块第一组首位。实施区级以上重大项目149个,完成投资385亿元。中电科28所、乐金化学等38个重大项目竣工运营,宝能滨江商务集聚区、苏宁兴智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栖霞区实行重点项目区领导挂钩制,对注册率、到资率等关键指标按周通报、每月计分。招商引资工作被列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制度。围绕在谈、签约、开工三张项目清单,每周调度、每月外出跑企业、跑项目“叩门招商”。行政区、经开区、大学城“三区”主要领导均排出招商时间表,做到重点招商工作亲自研究、重要客商亲自接待、重点企业亲自拜访。

  2020年6月,栖霞区委书记、南京经开区工委书记、仙林大学城工委书记黎辉带队调研广州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需求并进行政策解读,帮助企业对接市场资源。这家国内核酸分子诊断产品领域的龙头企业,最终下定决心将全资子公司落户栖霞高新区,拟投资4.5亿元建设高规格医学检验中心。2020年8月底,栖霞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生带队洽谈盛博威集团总部项目。10月13日,该项目成功落户栖霞高新区紫东国际创意园。去年年初,南京经开区招商团队获悉LG化学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巨头特斯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即将为特斯拉供货圆柱形动力电池,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沈吉鸿亲自挂帅,立即组织“一对一”专业化工作团队深入洽谈,解决了一个个需求点。2020年4月,总投资约15亿元的苏园养老社区正式落户仙林大学城,打造泰康医养融合的新旗舰项目。洽谈期间,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主任袁传军多次召开项目协调会就土地出让、调整等前期重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带队赴企业实地考察、精准对接,推动项目成功落地。

  迈步“十四五”,项目的强力拉动是保证开局成色的核心抓手。栖霞区委、区政府明确,坚持三区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和带队招商,所有园区平台都要拿出全部精力招大商、强推进,所有街道主要负责人都要亲自抓、带头推。坚持重大项目专人专办,对进度滞后的一律实行领导督办。逐级签订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招商环节嵌入所有重要活动,开展项目落地达效评估,提升项目招引质效,确保完成各项投促指标,龙头产业项目招引取得突破,招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这份领跑全市的雄心背后,是栖霞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底气。2017年发出全国第一张“不见面审批”营业执照,这一首创的改革经验得到李克强总理肯定,并成为江苏省“放管服”改革核心举措的有力支撑。栖霞“全科政务服务”成为国家级、省级标准,区级审批许可事项100%实现网上办、不见面,让企业“一次不跑、事情办好”。智能审批助手、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分别获评2020年全国政务服务“智慧赋能金数奖”和“服务优化金流奖”。2020年,南京市首家长三角“一网通办”企业在栖霞诞生。

  全力追逐优质人才和科创资源,全力招引龙头企业和项目。栖霞区委书记黎辉表示,要让所有来栖霞投资创业的客商,都能享受到最为优质的服务体验,真正实现由“政策洼地”向“环境高地”转变。(新华日报 记者  仇惠栋)

阅读
 
责编:周经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