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南京香林寺将再续《红楼梦》文脉

新华日报2019-04-01 16:32:37

  原标题:改造棚户区 注入文化魂 南京香林寺将再续《红楼梦》文脉

  3月的南京城,一片春意盎然。南京玄武区梅园新村街道的香林寺沟,门牌上写着佛心桥37号的院落里,三棵银杏参天而立,一座看不出年代的古刹被包围在办公楼和居民楼中间。“这是著名的香林寺,它可是曹雪芹的家庙,《红楼梦》里的铁槛寺,就是以它为原型。”梅园新村街道负责人介绍,2019年,玄武区启动香林寺沟棚户区的征收工作,改善河道岸线两侧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让这个藏在深闺的历史文化遗迹重新焕发光彩。

  曹雪芹家庙只剩一座空殿

  “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这是《红楼梦》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中的原文,红学专家考证,铁槛寺的原型,正是靠近富贵山隧道的香林寺。据史料记载,曹家是香林寺最大的施主,这里也曾是曹雪芹的家庙。

  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时,来到南京老城东北角的兴善寺,见这里树影婆娑,精致清幽,御笔题额“香林寺”。浩荡的皇家卫队离开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立即请专人设计、扩建香林寺。400多年前,南京的善男信女们划着小船,由城里的内秦淮河拐进香林寺沟,一路抵达寺庙,场面蔚为壮观。寺庙中三株古银杏,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比曹雪芹还年长。当年生活窘迫的曹雪芹,曾应两江总督尹继善邀请回到南京任文书,期间他遍访曹家故居和故人,就曾到过香林寺。

  饱经岁月的侵蚀和战火的摧残,香林寺早已没有当年的风光,大部分建筑已经被毁。仅存的大殿,只有屋脊两端的兽吻和柱础上刻着的蝠(福)、鹿(禄)、兽(寿)等吉祥图案,透露着历史的印迹。“听老辈人说,解放后,还经常有下关的市民跑来这里打听香林寺在哪。”在寺庙附近住了30多年的方林老人介绍。

  如今,知道香林寺所在的南京市民已屈指可数,被民居和办公楼包围的大殿,一度还曾被改作医院。数年前,玄武区为保护历史文脉,将医院搬离香林寺,并对大殿进行了翻修。然而,这座空置的古刹,依然被岁月遗忘在小巷的尽头。

  不能再让古迹埋没在棚户区

  尽管只剩一座大殿,但香林寺1992年就被南京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核心主城的这张历史文化名片,为何门庭冷落车马稀?

  “周边环境太差了,哪有人愿意来!”家住后宰门西村39号的孙厚明直言:“全南京城估计都找不到比这更差的了。”正如老人说的那样,蜿蜒的香林寺沟从农场巷流往珠江路,沿着河边的小路,两侧临河搭建的矮小棚户一眼望不到头,几十年树龄的大树钻出房顶,安全隐患重重。狭窄的道路上,随处可见的杂物严重影响了交通。因为棚户区的公厕有段距离,部分居民为了图省事,甚至直接将粪便倒入香林寺沟。河道虽然经过多轮整治,但黑臭水体依然未能消除,“夏天家里都不敢开灯,否则墙上全是蚊子,看了瘆人。”方林说。

  香林寺的东北方向,明城墙沿线的环境综合整治已经于2018年完工,此前的棚户区变成了景观绿地,与城墙和富贵山融为一体。沿着北安门街往南,不远处就是明故宫遗址公园。处在两个南京标志性的历史名胜之间的香林寺沟棚户区,显得格外扎眼。2019年,推进香林寺沟棚户区改造,被写进了玄武区政府工作报告,该区计划投资12.3亿余元,提升区域环境品质。根据规划,此前狭长的河道和道路将被拓宽,两岸增设游园小广场、特色景墙、滨水步道,打造提供居民休闲活动的文化景观。同时,作为项目的重要节点,香林寺大殿及寺碑周边也将结合水生态手法,对河道进行改造,引入水生植物提升水质。废弃水闸将被拆除,设置跨水凉亭及广场,供人们休憩健身。

  “以前,香林寺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被淹没在恶劣的环境中。”梅园新村街道负责人说,“经过彻底整治,这里完全可恢复成为一条重现历史的文化水轴。”

  多方合力扮靓历史文化地标

  “早就盼着拆迁了,我们拆迁协议还没签,钥匙和房产证都交给了征收小组,现在老房子已经夷为平地了!”方林和年迈的父母,在香林寺沟边各有一间仅26平方米的小房子,今年元旦之后,征收拆迁启动,他爽快地答应了下来,率先搬出了院子。

  根据走访调研,香林寺沟片区的征收拆迁涉及170余户居民,征收面积38000多平方米,工作量巨大。但出乎预料的是,这一工程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行动支持。征收决定下达不到两个月时间,几乎所有相关居民都签约主动搬迁。

  孙厚明是他所在楼栋第一个搬迁的,现在已经在附近的清溪村买了一套77平方米的二手房。“原来我们的房子不到50平方米,住了祖孙三代4口人,跟现在比条件差远了!”老爷子晚年最大的爱好是养鸽,因为房子拆迁,他只能忍痛割爱,“都送给朋友了,搬了新房养鸽子不方便。政府改善了我们的居住条件,我们也要支持他们的工作。”

  方林和孙厚明的新住处,都离香林寺沟不远,搬之前,他俩都看过了棚户区改造的效果图。方林说,“这里以后变那么漂亮,成了南京的历史文化地标,肯定要常回来看看!”(新华日报 记者 盛文虎)

阅读
 
编辑:罗毅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