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农业服务社会化 小农跟上现代化

南京日报2019-03-22 15:22:45

  据南京日报近日报道,南京江宁禄口街道有两家相距不过两公里的家庭农场,一家种植水稻面积1200亩,另一家仅为140亩。两家农场种植规模相差很大,但2018年秋粮收益却都是40多万元。亩产效益更高的农场主表示,这多亏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帮助。 

  所谓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即强调专业化分工,由上中下游各个环节里的专业主体来经营,从而提高全产业链要素,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但在这个案例中,还有比“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更有价值的东西。农场主的思路和做法,不仅符合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更契合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 

  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是构建好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只是其中之一;同步促进农业与加工流通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才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40%的耕地由270万农业新型主体在经营,另外60%耕地仍由剩余的2亿多农户经营,“大国小农”仍是基本国情与农情。因此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方向,就是加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通过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方式,提高种植规模和经营水平。报道中亩产效益更高的农场主,通过全托管模式“解放”了双手双脚,自己去抓质量、品牌和营销,恰恰是一个从小农户转型为新型主体的典型样本。实践证明,会种地、种得多固然重要,主动改变粗放发展方式,不断扩大自身产业链和价值链,才能最终提升综合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是更注重资源节约,更注重产品质量。当前,市场上农产品供给大路货多,优质的、品牌的却不多,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鼓励更多小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主体,通过社会化服务加入到产业链条中,实现品牌化、渠道化,将会大幅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同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的需求。

  “140亩种出1200亩效益”是农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个体而言,需要充分激发主体意识,尽快完成思维转变,主动拥抱新模式、新业态,脑袋富了口袋才能富。站在政府和社会层面,则要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让不同规模的各类主体都能进入农业现代化大潮中,分享产业化经营带来的红利。(南京日报 作者 刘大山)

阅读
 
编辑:罗毅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