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南京精神医学专科联盟成立

南京日报2019-01-14 10:58:22

  原标题:南京精神医学专科联盟成立 精神疾病今后在“家门口”也能看

  相较于众多三甲医院的“一床难求”,精神专科医院的床位紧张度更显夸张。以青龙山精神病院为例,核定床位1059张,但常年住着1300多名病人。“出不去”正成为各精神专科医院的头疼事。“除了街道、社区设立相应的康复站,还要为基层医院培养一定数量的能接诊精神疾患的医护人才。在明确的分工体系下,精神病人才可能‘出得去’。”相关业内人士表示。 

  1月11日,由南京脑科医院牵头40多个大小医疗机构组成的南京精神医学专科联盟正式成立,旨在通过大医院专家下沉带教坐诊、基层人员进入大医院接受培训等形式,提升基层精神疾病服务能力,从而让精神病人回到社区能被更加有效地“管起来”,一些普通的精神疾病在基层能“看起来”。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达17.5%,其中重型精神疾病患病率达1%。南京脑科医院、青龙山精神病院、江宁二院等多个医疗机构的床位常年一床难求。

  青龙山精神病院院长王明忠告诉记者,该院核定床位1059张,但常年住着1300多名病人。而且相当一部分病人一住就是好几年,有的病人从建院时就住进来,四五十年都没出去过。后来医院不得不想出一个办法:街道或社区如果想送进一个新病人,必须承诺接一个康复期病患回去。

  “‘出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无处去’。”南京脑科医院医务处主任谭俊华说,在分级诊疗加速推进的当下,精神疾病诊治的顺畅流程应是:三级大医院负责解难题,二级医院提供疾病预防和后续治疗,社区为他们提供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和家庭。但社区康复机构少之又少。

  目前鼓楼、玄武等主城六区各设置有一个康复站,为患者提供日托服务。“这远远不够”,在王明忠看来,每个街道或每个社区都应该设立一个康复站。

  “设置精神康复机构必须要有人,在精神卫生人才奇缺的当下,连很多大医院的精神科都招不到医生,更别谈基层了。”谭俊华认为,精神医学专科联盟的成立,是解决基层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不济的办法之一。该联盟突破了医联体的帮扶模式,更着重于专科学科建设,将从临床诊治、科研、教学等方面提升二级综合医院精神科、二级专科精神病院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联盟将推动更多优质专家资源下沉,以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心理疾病专病门诊的设立。另外,还将在基层遴选全科医生或内科医生到大医院接受培训、进修,以拓宽他们的执业范围和服务能力。

  “基层精神疾病服务能力提升了,病人回到基层后的用药指导、康复训练等才能有人管、管得好。”谭俊华说。

  南京日报记者了解到,提升精神疾病预防、诊治和管理能力是我市医疗卫生攻坚“短腿”的重点之一。《南京市2018—2020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中,将精神专科的扶持发展放在提升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首位。市卫计委医政处处长李正斌表示,对精神疾病患者照料、管理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之一,不可否认的是,面对不断扩大的精神、心理疾患群体,基层管理力量相对薄弱。按照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都应开设精神和心理门诊,但因专科医师数量不足,门诊开设存在困难,“精神医学专科联盟推动一系列工作后,基层管理诊治精神疾病的能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南京日报 记者 顾小萍) 

阅读
 
编辑:罗毅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