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用精细管治绘就古城幸福图景

新华日报2018-12-28 18:00:18

  原标题:姑苏区创成“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用精细管治绘就古城幸福图景

  近日,民政部传来好消息:苏州市姑苏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通过结项验收。

  这是三年前,姑苏区民政局根据民政部关于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要求申报并通过后,围绕实验主题推出一系列社区治理与服务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后的关键成果展示。这次实验区申报工作圆满收官,也意味着姑苏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名副其实。

  推进居民自治项目化是创建工作的重点内容。三年来,姑苏区围绕“党建引领、民主协商、项目运作、协同共治”主题,从建机制、搭平台、抓试点入手,将居民自治纳入项目运作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建立了需求征集、民主决策、多元参与、监督评估和资源保障机制。

  伴随着《居民自治项目化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出台落地,以及上千个居民自治项目在古城全域推开,一个特色鲜明的居民自治体系在姑苏区壮大。

  “居民自治项目化,是一场政府为民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民主协商为核心,来定制服务内容。”姑苏区民政局局长明岚认为,这项为民服务,实际上是对基础公共服务的细分和补充。而伴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可以从中梳理出所有为民服务的共性规律:“社区治理和服务也要下足‘绣花功夫’,通过精细化的管治,实现高质量的服务供给。”

  在社区治理与服务体制改革创新过程中下足“绣花功夫”,姑苏区近年来根据各管理区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服务模式精准施策。已经探索运行的联合工作站、三社联动“综合体”等社区服务模式就是生动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几日前,家住里河一村的王阿婆来到双塔街道第五联合工作站办理退休体检业务,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效率。“我们年纪大了,很多时候要办的业务说不准确,到了都不知道应该找哪个‘窗口办事。现在好了,所有的业务找任何一个窗口或工作人员都能办成。”王阿婆真切的获得感,就得益于姑苏区当前推行的“联合工作站+全科服务”模式。

  “联合工作站+全科服务”首先在双塔街道试点推行。2013年,双塔街道就成立第一联合工作站,工作站服务辐射锦帆路、大公园、滚绣坊和沧浪亭四个社区,站内设立综合服务窗口,由全科社工提供服务,对所有政务类社会事务服务实行“一门受理”。这种模式将社区行政服务职能与居民自治职能分离,实现了政务和居务的细分,最终让服务更专业、精致。目前,姑苏区已建成21个社区联合工作站。

  三社联动“综合体”则是针对老城区场地资源紧张的实际情况,通过“腾”“调”“改”“建”“租”等多种措施,加强社区办公活动用房扩容升级建设,并在建设中坚持将一站式服务、社会组织公益驿站、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平台融为一体,打造出的综合体式服务模式。目前,姑苏区共计打造了观景社区、桂花社区、鼎尚社区等33个“三社联动”综合体,集社区政务服务、生活服务、专项服务于一体,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参与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搭建平台载体。

  信息化手段让精致服务更具效能。已投入运行的姑苏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围绕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求,设置了门户网站、一门式受理、台账管理、人房管理和社区事务管理等5大主要功能模块。其中一门式受理,主要是结合全科社工模式开发运行,已将23项条线业务功能纳入系统,并实现了与苏州市老龄办的尊老金和老龄卡办理,残联的残疾证办理以及计生系统的部分功能共计7项业务实现了深度融合,逐渐实现社区业务“一站受理、一网协同”,切实提高社区服务精细化管理效能和水平。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起点上,姑苏区将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成功创建为新起点、新高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借鉴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姑苏模式”。姑苏区将进一步扩大居民自治项目的协商主体,扩大居民参与范围;进一步解决难点问题,在社区矛盾的痛点上寻求突破;进一步补齐环境短板,在营造古城社区氛围和改善人居环境上寻求突破,使历史文化与现代治理任务产生联动效应。(新华日报 记者 陈雨薇)

阅读
 
编辑:罗毅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