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新模式 新技术 新理念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南京日报2018-11-07 15:28:49

  原标题:模式、新技术、新理念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创新,让传统农业“玩”出新花样

  2018年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农民创业创新博览会召开在即,作为全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南京市农业近期涌现出了哪些创业创新亮点?11月6日,南京日报记者跟随南京市农委集中走访江宁和栖霞两区,探访传统农业“玩”出的新花样。

  新模式,田园综合体带动农民快增收

  “土地流转后不用再种田,在茶厂打工还有一笔收入。”南京江宁区横溪街道村民吴世忠说,他将家中10亩田地全部流转给了溪田田园综合体,每年光土地流转租金就有5000元。他目前在综合体内的茶厂负责管理茶园、炒制茶叶,每年还有5万元收入。 

  溪田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常务副总于秀梅介绍,综合体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载体,将农民土地入股,采取多种经营办法,确保社员资产保值增值。目前合作社已吸纳200多名农民加入,实现人均月收入增加2500元。 

  作为南京市田园综合体唯一国家级试点,溪田田园综合体从2017年起,将农民土地集中流转,实行规模化、科学化种植,500亩的茶园此前零散种植,缺乏质量认证和品牌支撑,每斤茶叶售价只有三四百元,通过科学规划、规模化种植,田园综合体成功打造了溪田雨花茶,每斤售价能达一两千元。 

  目前综合体还致力于提升乡村环境,打造了七仙山茶艺馆、天宫采摘园、七仙福田等特色景观,随着更多游客来此休闲观光,当地农产品不再愁销,2018年销售额就已达200多万元。

  新技术,农产品也能成“网红” 

  南京江宁区横溪街道的晟鲜果蔬种植家庭农场生产的奶油小南瓜,这段时间成了朋友圈的“网红”,一个不到半斤的小南瓜售价20元,价格虽高,但备受好评。“这是因为我们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新技术。”农场负责人张静笑着说。

  “新技术”就是绿色种植技术,区别于传统种植手段,绿色种植技术全程施用有机肥,使用粘虫板、杀虫灯等生物防治技术,到九成熟的时候开始定制,成熟期才进行采摘。 

  “这样种植出的蔬果口感细腻、绿色健康,虽然售价比一般蔬菜高出30%,但仍受到顾客喜爱。”张静表示,目前农场已经积累了3000多名粉丝,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实地采摘。 

  如今,她的晟鲜果蔬种植家庭农场年生产绿色农产品达300多吨,成为南京南郊具备一定规模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017年销售总产值达150万元,实现净利润60万元,带动农户50户,带动面积196亩,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0余人。 

  新理念,智能化让农业告别“傻笨粗”

  在栖霞区八卦洲鼎态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内,竖起了一块块木板,生菜、紫色菠菜、铁皮石斛等“长”在木板的小洞内。每隔一段时间,木板背后便会喷出雾气。 

  公司总经理黄少敏告诉南京日报记者,这是立体式气雾栽培系统,是她在日本东京农大读博期间主攻技术。互联网会根据温度、湿度、光照判断,及时为蔬菜补充营养。蔬菜不接触土地,减少了生虫几率,而且还能更好利用空间,让50亩地有超过200亩的产出。 

  除了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黄少敏还定期和农业领域专家切磋讨论,不断研究新型智能化农业生产模式。在她的大棚里,智能计算机控制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过滤回收系统、自动开窗调节温度系统、永久防紫外线无滴膜等多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设施齐全。目前,她正在调整营养液的浓度,下一步计划种植更多种类的水果。 

  “发展新模式、培养新农民、推广新技术,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南京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南京各区均出现了农业转型升级的新现象,创新让传统农业玩出了新花样。但如何支持新模式发展,引入更多新技术,使农村更好留住人才,仍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南京日报 记者 杜莹)

阅读
 
编辑:罗毅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