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报道(沈天楠 实习生 孔淑慧):10月25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主办的“2018工业园区节能环保绿色论坛”在南京南大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会专家热议“绿色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为促进绿色能源低碳发展,创新园区环保科技服务,论坛现场揭牌成立了“工业园区节能环保循环产业联盟”,现场40多家节能环保企业,全国8大工业园区,将以此为桥梁,共同寻求绿色金融、污染防控一体化解决方案。
“工业园区节能环保循环产业联盟”揭牌现场 杨心怡 摄
无锡产业发展集团董事会主席、党委书记蒋国雄 杨心怡 摄
无锡产业发展集团董事会主席、党委书记蒋国雄现场致辞中评价,此次组委会以“共促绿色能源低碳发展,创新园区环保科技服务”为主题,就是着眼于在新的发展阶段,节能环保的高要求,对工业园区如何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形成明确导向。蒋国雄谈到,希望借助“工业园区节能环保产业联盟”的成立与启动,建立起良好的运作协调机制,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顺势而为、乘势而起,构画创新合作蓝图。
“生产装置的提升、生态智慧园区的综合管理,以及技术环保方面的各项储备工作,都是目前园区在生态转型中关注的热点。”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朱伟介绍,该园区目前共入园了109家化工企业,从2013年起,逐步以环保科技手段,提升企业危废处置、排放等方面的综合处置能力,取得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在对标更高要求的环保标准过程中,企业也找到了发展新路径,朱伟表示,不少企业在绿色转型中,通过节能环保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取得了竞争力。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 杨心怡 摄
破题工业园区节能环保,寻找下一个“生态园区”智慧样本,现场院士大咖交流前沿理念,企业新秀碰撞技术观点。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提到,工业园区的生态治理,是下一步工业环境污染防控的重点。打造“绿色园区”,吴吟认为,首先要着力“技术创新”,全面推行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其次,在资源利用方面,要力求突破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瓶颈约束,谋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此外,他提到,要加强绿色金融意识,以市场化手段引导工业园区及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绿色金融支持工业绿色发展,不断扩大工业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规模。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全兴 杨心怡 摄
化工产业、轻纺工业是支撑江苏经济发展的支柱,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节能环保?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全兴接受采访时提到,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区域化工产业、轻纺工业集中,面临的污染防治等问题相对类似,此次论坛建立“工业园区节能环保循环产业联盟”,有利于促进园区间环保节能方面的经验交流,对相关企业建立技术、人才支撑提供“智囊团”服务。“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对固体废物加以利用,不仅能减轻环境污染,还能实现变废为宝。”张全兴表示,建立联盟后,企业、园区要对工业园区的生态发展进一步研讨,在“大保护”的前提下寻求产业发展。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振华 杨心怡摄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振华介绍,联盟将以工业园区环境问题需求为导向,提供问题诊断、整体规划、技术服务、环保核查、监测监理、标准制定等咨询服务,为企业、园区提供污染防治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节能增效提升园区和污染企业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带动江苏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
2018工业园区节能环保绿色论坛主题分论坛 杨心怡 摄
10月25日当天下午,在南大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2018工业园区节能环保绿色论坛主题分论坛。来自全国各个工业园区、节能环保企业以及各方专家学者济济一堂,通过沙龙对话的形式,碰撞观点,激发灵感,共为工业园区绿色转型贡献锦囊。
破题“生态园区”瓶颈,能为区域经济注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活力”。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振华回忆,早在2013年,该公司参与“循环化工业园区”建设时,可参考的“案例”寥寥无几,而如今,短短几年,“生态园区”在江苏却已屡见不鲜。协鑫控股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刘志波举例表示,江苏目前已成为全国运用分布式光伏能源利用最大的省份,日前,苏州工业园区正在酝酿“绿色工厂”的标准。“生态园区”在江苏初见雏形,并逐渐遍地开花。“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工业园区,都能找到生态转型的现实样本。”刘志波谈到,在欧洲,“绿色产品”的市场价格更占有,在对外贸易合作,江苏的企业、园区也逐渐被类似的绿色理念影响,开始自发、主动的谋求绿色转型,并拓宽到原料、生产过程、排放以及产品等全链条的“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对企业、园区来说,已逐渐从挑战转为机遇。当天的分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节能减排,绿色升级已成为促进企业提高效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的新路径,以“科技创新”手段促进新一轮工业革命,是当务之急,也产业亟需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