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泰州兴化:让生态新经济兴起来

新华日报2018-10-09 10:58:46

  原标题:勇当“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排头兵 兴化:让生态新经济兴起来

  8月下旬,泰州兴化市洋汊荡、乌巾荡、陈堡草荡退圩还湖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审查,开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将来可恢复自由水面36.5平方公里,恢复湖泊的调蓄、供水、生态等功能。至此,兴化已有6个湖泊湖荡退圩还湖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审查。

  7月28日,由兴化市政府、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的“垛田故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特色农产品分享会”在央视七套演播大厅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向全球推介以兴化垛田为代表的中国农业文明。此前,专家组曾进行初步估算,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综合价值约为687亿元。

  “水域面积占兴化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水的质量决定兴化生态的质量、决定未来发展的质量。”兴化市委书记李卫国告诉新华日报记者,作为里下河地区核心腹地,兴化共有20个湖泊湖荡、1万多条河流,被称作“鱼米之乡”。要让兴化成为一座听得见鸟鸣、记得住乡愁、让人情不自禁深呼吸的天然绿色氧吧,在新一轮发展中建设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是兴化从传统老路跟随者到发展新路探索者的华丽转身,也是拓宽发展新空间的关键一着。该市全力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等创建工作,做好“生态+”文章,生态经济风生水起。

  4月16日,“才智兴化——2018院士专家兴化行”活动举行,首批签约44个生态科技项目,并合作对接209个生态科技项目。兴化市副市长周斌介绍,每个生态科技项目都由教授或博士领军,对接一个产品或课题。该市今年以来紧扣生态产品、绿色产业、现代农业及生态田园旅游等,启动“百项教授博士生态科技项目签约兴化行动计划”,强势助推兴化走“产业绿色化”之路。

  兴化市明确提出,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这是在保护生态前提下的经济区,而不是单纯的保护区,必须坚持经济生态化、产业绿色化,切实做到以生态引领工业转型、以生态提升农业效益。2018年上半年,该市已对435家企业925台中(工)频炉实施关停拆除,研究制定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力推绿色化发展。同时,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试点两个国家级项目,成功获批全国高产创建整建制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评价获评全省第一等次。围绕推进功能农业生态高值化,该市还将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创意及观光体验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并进,构建“接二连三”农业全产业链。

  加强生态涵养,变“靠水吃水”为“靠水养水”。兴化市大力推进以生态湿地为重点的治理修复,加快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推进得胜湖、平旺湖等退圩还湖,恢复提升河湖生态功能。该市还坚持水岸同治,全力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稳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青青翠竹映衬着主入口大门楼,广场、通道上石材与古条砖相间,临水平台、码头错落有致,村史馆、大礼堂等新落成。走进千垛镇东罗村,一幅“碧水东罗”美丽画面跃然眼前。泰州兴化市东罗村党总支书记罗宝田指着新建成的村民食堂说:“这届世界杯举办期间,村民和游客们聚在食堂里看球赛,气氛热烈。如今,这里还是东罗村民办红白喜事的主要场所。”

  东罗村是首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之一,全省共45处列入该试点,兴化就有3处。该市大力推进“旅游+乡村”,先期建好包括东罗在内的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并统筹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美丽乡村”“水美乡村”“绿化示范村”创建,留住水乡韵味。

  致力于“护好生态”“种好风景”,兴化加快国家田园综合体和省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以点上示范带动整体提升,形成“生态越美丽—发展越兴旺—百姓越幸福”的良性循环。最近两三年,通过放大“兴化垛田”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效应,并打响兴化龙香芋、兴化大米、兴化大闸蟹、淡水鱼鲜等农特产“金字招牌”,兴化相继被评为中国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力十强市,“千垛花海”“水上森林”等生态旅游品牌越叫越响。2018年上半年,兴化市接待游客44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2亿元,千垛景区获评美国CNN“2018世界最美旅行相册”。(新华日报 记者 顾介铸 赵晓勇 刘宏奇)

阅读
 
编辑:罗毅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