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今年计划实施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已完成八成 长治久清,还老百姓碧水绿岸
苏州市吴江区柳胥河,两岸柳树低垂,河里流水清清。而就在2017年6月之前,这条河还是一条散发着臭气的黑水河。柳胥河“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在江苏省的每一个城市里都正在发生。这些是江苏省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为百姓点赞的民生工程。
9月21日,省政府在苏州举行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这是继2017年7月省政府在宿迁召开现场推进会之后,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
160个城市黑臭水体碧波重现
据省整治办统计,近两年,全省累计完成黑臭水体整治160个,整治长度320余公里,清淤疏浚400余万立方米,整治改造河道两侧排口1700多个,敷设截污管道200余公里,建设改造沿岸绿化和滨水空间100万平方米以上。通过整治,越来越多的黑臭河道重现碧波美景。
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浩东在会上通报全省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完成情况:2018年计划实施黑臭水体整治项目129个,截至8月底,平均进度为78.74%。水质检测达标率87%,比2017年提高44个百分点。
陈浩东提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整治进展不平衡,南京、徐州、常州、苏州到2018年年底基本完成整治任务,但盐城、淮安、扬州、南通等市整治任务十分繁重;个别城市摸排不细,整治范围未覆盖全部建成区,整治不全面;个别城市整治后的水体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出现返黑返臭现象。
加大整治力度,启动省级专项督查
省环保厅副厅长潘良宝介绍,2018年5月8日至21日,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派出督查组,对江苏省南京、无锡、扬州3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情况开展专项督查,认定3个市已完成整治45个黑臭水体,但也发现有10个水体未消除黑臭、有12个水体存在问题,同时,新发现黑臭水体33个。8月底前,3个市向生态环境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报送整改落实情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为此,省环保厅将开展省级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确保完成既定目标。
“省级专项督查”通过查阅资料台账、入户调查、水质监测、现场“走河”、举报核实等步骤,重点督查黑臭水体整治相关制度的建立情况、黑臭水体整治实质性措施落实情况、黑臭水体整治成效、企业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情况。同时,对督查期间群众举报的疑似黑臭水体进行核实。
督查结束后,将督查发现问题清单移交各市政府,要求限期整改并向社会公开。省环保厅要求各地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力度,坚持系统思维,从“长治久清”目标出发,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重建城市水体良性生态系统
会议组织现场观摩了吴江区柳胥河整治、相城区夏圩港整治、姑苏区新湘苑小区污水管道非开挖修复、苏州高新区“畅流活水”4个项目。4个项目代表了对四种不同水体环境的针对性解决方案,整治完成后,均实现城市水体良性生态系统的重建。
柳胥河所在柳胥村,外来人口众多、周边企业和个体商户云集。柳胥河截污不彻底,加之水源不足、流动性差,成了一条黑臭河。为了整治柳胥河,吴江区新建2500米截污管道和一座污水提升泵站,进行封堵排污口、清除河底淤泥等一系列工作。同时,利用吴江区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补充柳胥河,新建一座溢流坝、提升柳胥河水位,让清澈的河水每日不歇地流动起来。柳胥河整治工程2017年12月底完工。新华日报记者看到,河底已长出碧绿的水草,新的生态系统正在逐渐形成。
而苏州高新区“畅流活水”项目则实现让更大区域范围的水流动起来。苏州高新区西临太湖、东依苏州古城,受自然地形限制,东西向水系受阻,河水流动性差。苏州高新区设计了“北引”和“西引”相结合的方案,新建饮水闸站两座、船闸枢纽一座、调水控制闸8座。通过这些新建设施,“北引”沟通南北水系,“西引”沟通东西水系,解决整个东部城区的清水补充和水体激活。(新华日报 记者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