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把牢“标准关” 确保“含金量”

新华日报2018-08-20 09:16:40

  原标题:如何做强做大农业品牌?各方专家建言:把牢“标准关” 确保“含金量”

  8月18日,全国首家省级农业品牌协会——江苏省农业品牌协会成立。成立大会上,围绕如何做强做大农业品牌,与会者展开热烈讨论。

  树农业品牌,制定标准很重要

  江苏的茶叶商标有数百个,但能在全国叫响的品牌很少。碧螺春是全国名牌,但受生产规模限制,市场占有率较小。省内数百家茶叶生产企业几乎每家都注册商标,但即使是业内人士,也没法说清哪些企业生产的茶叶质量名列前茅、品牌最响亮,究其原因,是江苏省的茶叶生产和加工缺乏标准体系。

  “江苏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品牌强省。”江苏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吴沛良坦言,品牌代表着品质,意味着价值。当前,城乡居民多元化、个性化消费显著增多,对农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农业品牌能够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江苏省已出现盱眙龙虾、阳山水蜜桃、阳澄湖大闸蟹等知名农业品牌,但总体来说大的品牌还不多。

  吴沛良认为,做强农业品牌,首先要建立、完善和创新农业品牌标准体系,如果没有标准体系,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制定标准后,一个关键的举措是,要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生产模式。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一大忌,是“一只蛆坏一缸酱”,即子品牌损害母品牌。唯有建立标准体系、规范生产过程,才能稳定产品质量,进而打响品牌。

  有了好品种,还要有大品牌

  江苏是全国稻米主要生产省份,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王才林领衔的研发团队培育的“南粳大米”系列,在江苏省内外种植面积达900多万亩,产值200多亿元,品种、品质和口感,不亚于“日标”大米。然而,很多消费者漂洋过海去日本买大米,每500克售价高达100多元,而品质优秀的南粳大米,每500克售价只有三四元,即使是有机种植的南粳大米,售价也普遍仅10多元,只有日本大米的十分之一左右。为什么?与会者认为,这与日本大米多年来形成的品牌效应有关,有了好品种,还要有大品牌。

  新当选的江苏省农业品牌协会会长沈建华说,优质农产品难以实现优价,主要就是因为缺少品牌影响力。农产品网络销售量越来越大,消费者尝不到实物,购买时首先想到的是品牌,品牌知名度越高,产品附加值也越大。江苏省的艾津欧标大米,标准优于“日标”“欧标”,超过日本标准223项,品牌推广力度很大,市场供不应求。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江苏省农业品牌协会在筹建期间,酝酿打造省域农业公用品牌“苏标”大米,目前,由江苏多个系统、部门、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与的大米标准体系的研讨和制订正在进行中。“苏标”大米的目标是品种价值、营养价值、口感价值和市场价值超“日标”“欧标”,打响江苏优质大米的品牌,让人们知道,除了东北大米外,优质大米还有江苏的“苏标”大米。“当然,做强‘苏标’大米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整合全省品牌大米力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需求,将各地现有或将要打造的大米品牌作为子品牌,形成‘苏标’大米全新高标准品牌系列。”沈建华说。

  品牌规划,切忌假大空

  江苏省农委主任杨时云说,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实质是品牌的竞争、质量的竞争。江苏农业品牌建设要分区域、分品种、分层级,培育一批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到2022年,江苏省要初步建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绿色优质农产品为基础的品牌发展体系,力争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60%、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区域公用品牌30个、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企业产品品牌300个。

  杨时云认为,实现这些目标,除了政府部门、经营主体外,作为政府与实体之间桥梁的品牌协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在制定品牌建设规划上发挥作用,要防止规划设计的“假、大、空、洋”,理论上讲得头头是道,实际上很难落地、不接地气,最后束之高阁。协会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行业、产业、产品的标准制订,要用标准的“卡尺”,确保品牌的“含金量”。

阅读
 
编辑:罗毅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