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南京鼓楼区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为主体,以居民需求和广泛参与为牵引,以社区服务项目化、社会化运作为手段,以社区协商共治平台为依托,创新推进基于“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新型框架和有效机制。截至今年7月,全区共有注册登记类社会组织1878个,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1584个、社会团体294个,活跃社会组织的数量质量和服务水平始终保持全市领先。
为社会组织搭舞台输血液
鼓楼区采取区、街、社区三级联动的方式保障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目前120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平均面积达720平方米,其中80%的面积供社会组织免费使用。区、街两级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让渡了近1.3万平方米服务空间,构建“区培、街引、社用”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阵地,新的区级社会组织发展中心正在建设中。宁海路、江东等9个街道完成了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部由社会组织进驻运作。
通过抓网络优构,鼓楼区不断为社会组织发展“输血液”。横向与团区委、妇联、教育局、司法局、卫生局等联手,培育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很多部门积极引入社会组织承接事项。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组织社会组织交流培训和外出学习。鼓楼区出台了《鼓楼区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每年设立300万元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自2012年以来,累计为社会组织提供公益创投资金1679万元,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区—街—社”三级社会组织支持体系基本完善。
通过公开招投标引进专业社会组织,承接生活服务、公益服务、文体活动、社区卫生、居家养老、助残托养等运营管理,仅养老一项,全区已培育发展了127家社会组织。
为社会组织注能量添活力
鼓楼区对社会工作者定期进行岗位任职培训、综合素质培训、社区实务和技能培训等,2018年开展了对全区52名40岁以下、本科学历以上优秀社区骨干的培训班,把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列入了课程内容。
该区取消了过往社区公共事务按条口办结业务的方式,推行“全科受理、一门办理、全能服务、全年无休”服务。重视社会组织与社区服务的有效衔接、无缝对接,在街道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公共服务站试行由专业社工服务机构提供“管家式服务”。
鼓楼区还建立了优秀社工人才库,从优秀社会工作者中发展党员、选拔优秀人才,积极推荐其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鼓励其参加各类竞争性选拔。如爱心传递的马连平是市党代表,惠仁的周飞祥是市人大代表、区党代表。
为社会组织谋支撑强规范
为社会组织谋求最大的项目支撑,鼓楼区创新推出社区公共服务站或中心站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事项,经竞标交由社会组织承接运作,街道制定购买清单并核拨经费的运作模式,凤凰街道凤凰熙岸社区采取该模式运作后,社区行政效率明显得到提升、服务态度明显改善。社区党委由以前的“水手”向“舵手”转变,社区和社会组织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江东街道睿城社区采取“政府资金支持、专业团队管理、社会民众受益”的运作模式,引入了20余家社会组织,推出了10类公益民生服务,使得公益服务在社区例行化、专业化、规范化且可持续。
小市街道综合服务中心采用“服务全外包”的运作模式,整个服务中心的日常运作由鼓楼致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该中心通过引进和培育社会组织,打造了5大特色馆,受到居民的欢迎。
与此同时,鼓楼区实行社会组织与党组织同步培育组建、同步登记承诺、同步年检述职、同步评估评议、同步换届调整,区民政局成立的养老服务组织党建联盟项目荣获南京市“社会建设创新奖”一等奖。为激活社会发展活力,鼓楼区放宽社区社会组织登记条件,压缩登记办证时间为5个工作日,提高了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在监管方面,全区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年度检查,社会组织量多面广,针对反映问题较多的培训、养老类等组织,该区主动对其负责人开展约谈,把问题抓早、抓小,切实防止系统性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