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常州市天宁区加装电梯审批一个月搞定 居民装电梯,政府甘作“梯”
常州2018年初将老小区加装电梯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 经过近半年的紧张施工,常州市首批老小区加装电梯试点项目于7月底前竣工,相关居民们终于坐上心心念念的新电梯。
坚持“业主自愿”原则
8月6日,新华日报记者来到天宁区同济花园3幢乙单元,一座外挂式观光电梯矗立在单元楼前,从二楼开始错梯入户,中间一道长廊与楼梯相连。
周虹是这幢单元楼业主,也是发起加装电梯的热心人。据周虹介绍,同济花园小区建于2000年,曾是城区中心的高档小区,6层楼155平方米大平层,住着宽敞舒服。如今年纪大了,爬到6楼得歇三回脚,整个单元楼,除了一楼业主,几乎家家户户都盼着早日乘上电梯。
相比其他城市,天宁区申请加装电梯的门槛略显“严苛”:不仅需要电梯所在单元楼全体业主的书面同意,涉及公共面积建造的,还需要小区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加装电梯资金来源由业主自筹,政府不予补贴。
在周虹看来,老小区加装电梯,钱并不是最头疼的事。同济花园3幢乙单元加装一台电梯总费用44万元,按照“谁使用,谁出钱”的原则,单元楼9户业主根据楼层按比例分摊,每户承担费用在2万元至7万元不等。“我家在5楼,出了5万多元,这可比换一套房子的代价小多了。”业主高燕方说。
“出了钱,电梯就是自家财产,关心程度截然不同。”周虹说,下雨会有人自觉去过道关窗,电梯脏了自己打扫,看见陌生人也会主动询问保障安全。除此之外,业主们还专门制定“电梯管理公约”,从文明乘梯到电梯打扫,“十二条公约白纸黑字写下来,大家的利益共同来维护”。
“邻里好,赛金宝,电梯能装得起来,靠的就是邻里情。”周虹感慨,前后张罗大半年,装电梯这件事给大家都上了一课,“只要人心齐,啥事都能做”。
条件成熟一台加装一台
2018年5月中旬,在天安河滨花园业主大会上, 不少业主发问:“其他城市装电梯都有补贴,常州为什么没有?”
天宁区区长许小波表示,不补贴并非财政原因,而是政府社会治理思路的转变。社会民生工程的推进,要让居民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主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增强主人翁意识,而政府主要给予政策推动和引导。
天宁区副区长顾潮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改善人民生活的民心工程,但要把握好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业主自愿、政府引导、保障安全”;二是“谁使用,谁出资”。这两条原则,兼顾使用电梯者和不使用者之间的不同利益诉求。
“办公室目前收到上百个加装电梯申请书,可现场勘查至少有三分之一不符合加装电梯要求。”天宁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张超说,勘查现场时经常遇到这栋楼可以装电梯,而旁边一栋因占用消防通道、不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严重影响日照等原因无法加装电梯。
虽然规模化建设有助于降低成本,但常州对加装电梯不下指标,条件成熟一台加装一台,目的就是要确保全体业主充分协商,完全达成一致再开工。
政府当好“店小二”
“多亏政府参与,加装电梯的每个环节都给予便利。”周虹回顾加装电梯的整个过程,不由发出感叹。
天宁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健介绍,在老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工作中,天宁区采用联合审查的方式,组织制定一系列规范文书和审批流程,形成一套班子、一套机制、一套文书、一个方案、一个名录库的“五个一”做法。
天宁区政府建立以市场监管局为牵头部门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设、房管、城管、市场监管、规划、消防等相关部门都参与其中做“店小二”,为业主提供“跑腿服务”。通过政府谈判、减少设计和专家审图费用、减少房屋安全鉴定费用等,并协调各方资源,完成初步审查、方案设计、联合审查、联合验收等环节,解决业主难以应对的重点难点问题。业主申请只需在一个窗口或一个办公室提供必要材料,相关审批手续采用内部流转和联席会议方式处理,尽量让居民少跑路。顺利的话,一个项目从初审到开工,不到一个月就可完成相关审批手续。
在增设电梯的建设环节,业主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委托给经审核符合相关资质的总包公司。总包公司受业主委托,最终向业主提交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程项目。区里提供项目备选名录库,业主可以从里面选,也可自选,价格由业主们自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