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② 协同创新,跑出区域转型“加速度”
5月21日,苏州市与上海市嘉定区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将成为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的一个新的基点,助力长三角走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
去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要求,协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携手跑出转型发展“加速度”。
对外开放的“东大门”风起潮涌
5月,昆山迎来覆盖1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家参展企业的2018中国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这是江苏重点打造的七大展会品牌之一,也成为促进外贸回稳向好发展的又一探索。而在近邻上海,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开幕,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成果亮眼。
长三角,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东大门”。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的对外贸易规模大约占全国三分之一,众多自贸区、示范区、新区的可复制经验起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开放发展的前沿高地。
回首来路——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2016年,浙江省设立自贸区;2017年,从连云港出发的国际班列年运量达7.29万标箱,居全国首位……瞄准“世界级”,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结合部的长三角地区,正如长江入海一般,一直处在融入国际市场的前沿。
新时代,开放的号角声再起。上海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沪欧通”开通运行、《江苏省开发区条例》正式实施、浙江推进自贸区2.0版……开放的触角,从制造业延伸到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各个领域。
但是,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长三角地区在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在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发展‘大而不强’、外贸投资分布还不均衡、经济结构不够优化。”江苏民营经济研究基地主任卜海建议,主动抓好新一轮对外开放大契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速实现研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等资源要素在全球整合。
与世界角力,不能单靠一个个“指头”,更要握指成拳、拳拳相应。只有协同创新,才能带动更高质量开放。着眼未来,常州市市长丁纯建议,长三角区域内要进一步实现一体化发展、优化开放环境,就必须系统推进区域市场统一开放,消除市场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高质量开放新格局。
见微知著,长三角地区正按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的战略要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携手打造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新门户。
创新驱动的“发动机”更加强劲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建议,对标美国旧金山硅谷,将科教资源丰富的长三角打造成“中国硅谷”,并以此为“牛鼻子”,推进全球有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形成具有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的长三角城市群,助推长三角新一轮经济腾飞。
创新驱动,正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战略和“行动纲领”——上海全面启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进打造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5大平台;江苏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建设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浙江培育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批创新大平台;安徽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通过强化创新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容川说。截至今年初,长三角已集聚1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占全国1/4。仅江苏就与长三角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近50家,带动社会投入近50亿元,孵化200多家科技企业。
通过创新引领,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共同举办长三角三网融合创新大赛;成立“长三角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推进长三角企业“上云”工作,目前已有50家服务机构和50家制造企业签约……区域内,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创新驱动,必须协同创新。去年7月,随着签约完成,沪嘉杭G60科创走廊成为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的大通道。上海780家高校、院所、第三方实验室等总价值过百亿元的大型科研仪器和超20万项检测检验服务,纳入嘉兴科技“创新券”补贴范围。这也成为长三角地区落实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创新网络枢纽、引领示范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
在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看来,只有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加强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才能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区域,以创新引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发挥集聚效应力避“虹吸效应”
上海体量巨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如何防范“虹吸效应”,成为区域内不少人的关切。
“要在协同创新中放大嘉昆太的互补性。” 在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相关人士已经达成共识。苏州市昆山、太仓两地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而嘉定是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区域内有中科院系“十一所二中心二基地”、7所高校以及汽车风洞中心等重要科研机构,可形成强大的科创辐射力。
三地明确,针对嘉昆太区域产业发展差异化的特点,探索创建“科创飞地”——“嘉昆太科创产业园”,建立集成电路及物联网等四大产业链跨区域的创新联盟,以及若干个区域新兴产业合作开发区(平台),预计到2020年,协同创新核心圈GDP总量将超8000亿元。三地希望通过产业的相互“外溢”和“吸纳”,最终促进合作共赢。
南通市通州区区长凌屹认为,只有城市群充分协调联动,形成合理的城市层级和分工体系,才能发挥城市群“集聚效应”“辐射效应”,避免“虹吸效应”。通州一直是南通接轨上海的前沿和“桥头堡”,围绕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协同创新、产业联动等方面,深度对接服务上海,加速融入一体化发展进程。
事实证明,通过产业承接和互补,在长三角一体化布局中,一个差异化竞争合作格局正在形成。截至目前,以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等为代表的长三角共建园区,累计对接项目150多个,产业转移规模达4000多亿元,长三角地区“飞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创新合作共赢,是长三角地区未来的主流趋势。尽管长三角各地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但王秦认为,“只要大家聚焦各自优势领域,就可避免低水平竞争;只要大家加强协作交流,就可避免无序竞争,从而推动长三角区域合作向纵深拓展。”
“要实现创新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光有产业合作还不够,深层次的制度合作是未来的方向。”东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淑梅教授强调,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离不开有力的机制保障,还需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全社会创新主体之间科技合作的积极性。
目前,长三角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共同制定中。一个优势互补、协作配套、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