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最贴近的高等教育 ——集聚资源协同创新服务发展
江苏王子制纸公司的制浆废水排放难题,一度困扰企业和有关方面。为帮助地方与企业走出困局,南京工业大学以徐南平院士为首的膜科学团队主动请缨,创造性提出成套设计工艺,成功攻克造纸制浆废水“零排放”的世界性技术难题。
在江苏,像这样以高校技术突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非个例。“在集聚资源、协同创新、引领发展、服务地方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高校责无旁贷。”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
成果转化,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树脂法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及资源化技术,让其与美、英、德的3家跨国公司并列,成为具有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系列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的4个单位之一。目前,南大环保相关技术和产品已在全国十余个省份的电子、电镀、化工、染料等多个行业和专业园区建立上百项示范工程。
“去年5月,南京大学成立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南京大学双创办主任高新房说,到目前为止,南京大学已建成26个校外政产学研平台。实现促进产业发展与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已累计孵化企业30家,累计服务企业1000余家,带动辐射区相关产业产值36亿元。”
科技转化,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不断提升的主要标志。“十二五”以来,全省高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86项,占全国高校获奖总数16.8%,获省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323项;共申请专利14.8万件,获授权专利8.7万件。省高校共建立各类产学研联合体4800多个,与市县共建研究院199个,与高新区、开发区共建科技平台199个,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1866个。
协同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江苏,“产学研融合”“产教融合”的步伐迈得沉稳、坚定。
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公示“2011计划”首批入选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在14个协同创新中心中,江苏省共有南大、苏大、南工大、南邮4所高校作为主要协同单位入选。同年,江苏省启动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共在22所高校立项建设29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11所高校培育建设11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效不断显现。2013、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先后获批立项矿山智能采掘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和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两个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这两个协同创新中心致力服务煤炭行业转型,助力区域社会发展,为徐州市振兴实体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介绍,学校还与地方协作,布局以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产业、以雾霾防治为核心的大气污染防控技术、以非晶材料为核心的高端材料技术、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为徐州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大技术和创新成果支撑。
在最新一期的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简报上,令人振奋的消息还在不断出现:南京理工大学牵头的社会公共安全科技、先进微纳米材料及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在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方面获得新突破,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分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由中国药科大学牵头的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与协同单位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成果“复杂结构天然产物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及其产业化”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入选“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
面向未来,最大释放人才红利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拥有国内高校食品学科唯一一个“国字号”重点实验室,食品学科在第二、三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为A+评级,这些与该校副校长、江苏特聘教授陈卫及其率领的科研团队的创新开拓密不可分。自2012年入选江苏特聘教授以来,陈卫在任职期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带领食品学科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一个人才带活一个学科,陈卫是江苏省特聘教授计划的一个鲜活例子。十八大以来,江苏省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人才引进政策、人才激励政策等,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江苏特聘教授为引领,采取“领军人才+团队”的模式,造就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2010年起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江苏省每年面向海外引进70名拔尖创新人才,迄今共选聘8批396名特聘教授,85%来自海外高水平大学或顶级科研院所。目前,江苏省高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已达1200人,占全国高校的10%,其中两院院士85人,形成了政府引导下的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平台,为实现“人才红利”的释放提供了可持续性保障。
“站在新起点上,我们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立德树人,着力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知识创新和科技服务能力,努力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最适切的高等教育,走出以科教强省推进经济强省建设的新路。”葛道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