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诠释运河精神 留住文化根脉

新华日报2018-05-03 10:17:17

  原标题:专家学者建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诠释运河精神 留住文化根脉

  一部运河史,即是半部中华文明史。千年运河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什么?我们能把一个怎样的大运河传给下一个千年?大运河文化魅力向世界打开的方式是什么?

  在4月27日召开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度讨论。

  国之命脉“大运”之河

  作为中国地图上“人”字的那一捺,大运河出苏杭、穿齐鲁、抵燕赵,漫漫3300公里,纵情向前。千年来,它始终关乎国家经略,被称为“国之命脉”。“大运河的本质就是中华民族的动脉,它改变的不仅是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系统,更为重要的是它借助水的力量,默默地承担了社会变革和国家兴盛助动器的作用。”《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谢光前说。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大运之河,也是中华民族承大运之河。”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樊和平说,中国的河流大多是东西向,大运河改变了这一现象,也改变了中华民族命运的航线。“自从有了大运河,中华民族南北格局分离的局面就结束了,形成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格局、信念,中国走向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交融的时代。”

  历史上,大运河具有多元的价值和功能,随着社会发展,运河的漕运、军事功能正在弱化,作为世界遗产的文化功能不断强化。“从历史角度看,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创造一系列新文化形态,改变中国文化的沿展空间,使整个华夏文化呈现出多元的、丰富的、混杂的、交融的格局。从当下看,众多学者感叹当代中国存在严峻的‘文化失忆’现象,其实,与其说是‘失忆’,不如说是‘失联’。大运河衔接着历史,衔接着现实和未来,也承担着文化通道的作用。”谢光前说。

  擦亮大运河精神

  大运河与长城,同样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为什么大运河的知名度、美誉度、关注度远远不及长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健抛出这一问题。在他看来,如果将长城比作父亲,以钢筋铁骨、血肉之躯保家卫国,拒敌于国门之外;那么,大运河就是母亲,柔情似水,滋润哺育,无私奉献,和睦友善。“很明显,我们对大运河的精神研究不够,大运河仍然是一张需要精心打造的名片。”他说。

  “中华民族的精神,概括而言,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果说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宣言,大运河就是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精神的诠释。千百年来,运河所运载的一切,无不表达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民族性格。”樊和平说,“我们研究大运河,要挖掘大运河所诠释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使之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座丰碑。”

  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戈春源认为,运河精神应该是融合、无私无畏和科学的精神。运河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运河沿线城镇成为商品的交易场所和文化中心,商品利己又利他的双赢性,促进人们和谐相处。“和谐是运河精神的主旋律。这给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无启发。”

  “留住根脉”整体联动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运河沿线省市纷纷行动起来,建设热潮正在兴起。

  山东济宁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庆山认为,做好保护文章,应抓住“留住根脉”、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个核心,把着力点放到运河历史文化遗存的抢救和保护上;做好传承的文章,应围绕“文脉或精神血脉的延续”这个关键,把蕴含中华民族血脉、基因和传统美德的运河文化发掘出来、提升起来、弘扬开来,同时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让地上的、水里的、馆藏的文物统统“活起来”;做好利用的文章,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基本方针,把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让大运河在新时期继续为人民造福。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李德楠认为,江苏大运河生态长廊建设大有可为:江苏“河长制”走在全国前列,“河长制”“湖长制”的实施助力大运河文化带生态长廊的保护与利用;江苏“1+3”重点功能区规划,对接全国大运河文化带战略规划,尤其是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他建议评选江苏省运河新八景,推动运河文化进校园,重视生态保护与运河文化传承的结合。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协调好运河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弘扬运河文化与发展运河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运河沿线城市与城市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杜庆山建议,运河沿线城市应树立全局观念,协力在“联”上动脑筋、下功夫,在保护上联动,在传承上联手,在利用上联合,共同建设大运河文化带。

编辑:罗毅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