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汽钣金工宗祥骙:妙手回春,完美修复车体缺陷
宗祥骙正在检查车身的平整度。 许琴 摄
4月27日,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命名了446名市劳模,他们是南京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是推动南京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先锋。南京日报记者走近其中部分劳模,倾听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体验他们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给宗祥骙一块薄薄的铁皮,他就能用锤子敲出各种你想要的形状。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宗祥骙干了30年的钣金工,练就一手出神入化的“铁锤功”。这些年来,他经历了跃进卡车、依维柯商务车、MG和荣威小轿车等多种车型的调试生产,解决调试过程中产生的缺陷,给出合理化建议。
手工修复后轮罩严丝合缝
机器人喷漆、焊接、搬运……走进南汽浦口基地的生产车间,南京日报记者发现,埋头苦干的基本都是机器人。宗祥骙向南京日报记者介绍,这里的自动化率已达到99%。
但是一走进车身生产的一个车间,南京日报记者仍看到20多名工人正在一条生产线上不停忙碌着。这里就是宗祥骙工作的场所,他们主要负责轿车的四扇门和前后盖的调整,并且检查确保车身的平整。“在汽车生产制造中,少数工作仍是机器人无法替代的,尤其是钣金,小到锉刀和小砂轮机的操作,大到一般平面撬平矫正返修等技术,都需要高素质的钣金工。”宗祥骙说。
在宗祥骙的工作室有一个车轮罩,他告诉南京日报记者,这是一台试制车的后轮罩,上面不平整,需要手工修复。南京日报记者靠近仔细一看,才发现罩子边呈波浪形。“修复的第一步,得把它敲平了。”宗祥骙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把木头小榔头,轻轻地敲,就敲了几下,原先的波浪形已经不见了。
宗祥骙又拿起锉刀一点点修磨:“现在看起来已经平整了,但摸上去还没有完全平整,所以还要用锉刀锉。”完成之后,又用小小的抛光机给它抛光……这时的轮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光滑平整,严丝合缝,看不出一丝修复的痕迹。
小锤子曾砸掉指甲、砸坏牙齿
这么薄的轮罩,如何敲得这么平整?这一手“神锤功”如何练就?宗祥骙笑着说:“砸得多了,手里就有了感觉。”他1986年进工厂就干钣金工,起初就是一块小铁皮、一个小铁锤,师傅为了磨练他,要他敲成各种形状:一个圆弧、一个直角、一个立体的五角星……用力过度,薄薄的铁皮会被砸裂,但用力不到位,又砸不出形。
“年轻时,砸到手指是家常便饭。”宗祥骙伸出左手给南京日报记者看:这个指甲就曾被砸掉,后来才长出来的。他又张开嘴巴,指着一颗门牙笑着说,这颗牙齿缺了一小块,也是被锤子砸的,不过是被别的钣金工砸的。
以前新产品试制时,没有模具,都是靠一锤一锤敲出来的。“这些锤子跟了我几十年。”宗祥骙说。
手艺活干得好还要靠脑子
钣金工虽是手艺活,但要干得好还是要靠脑子。这些年,宗祥骙凭着绝活手艺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公司解决了很多难题。有一次,公司试制的一台新车,后车门关闭力过重,问题频次高达80%。宗祥骙立即来到总装车间查找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相关数据测量、比对,他采取对窗框与内板焊接增加一组垫块的方法,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
工作之余,宗祥骙还发明了一套“汽车外观面缺陷快速修整法”,这套修整法分为5式操作法。宗祥骙向南京日报记者展示了这几个操作法。比如,车子的前后门在调整时,需要前后对齐,以前调整时完全靠工人搬动车门,非常费力。宗祥骙利用杠杆原理,制作“四门调整省力撬棒”,不仅省力,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这5式操作法每年为公司节省数百万元的成本,还获得2017年南京市十大操作法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