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到来前夕,我国全民阅读活动倡导者和推动者、首届书香江苏形象大使聂震宁,应邀来南京分享他的读书心得:忙时读屏当“零食”,闲时读书是“正餐”。碎片化阅读只能当零食,只吃零食不吃主食就会缺乏营养。
聂先生的“读书观”并不高深,却很在理。尤其是在读屏的风头俨然盖过读书的今天,如何认识读书和读屏的关系,将二者协调好、利用好,几乎成为每一个读书人的必答题。聂先生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将读屏和读书分别比喻成“零食”和“正餐”,这对于人们分清主次、兼顾平衡无疑有着相当重要的启发意义。
读屏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与传统读书相比,读屏有许多优点,比如更为便捷、丰富和便宜。问题在于,一个人如果读屏太多,势必要挤占读书的时间,难免会产生一些潜在的“后遗症”,比如书写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深度理解能力的下降,等等。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后果就体现得更为明显。
不久前,某单位招聘新员工,报名者达到数百人,绝大部分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我参与了笔试作文的阅卷,最深的印象是“三个太少”:字写得像样、卷面整洁的太少,没有错字、病句、常识性讹误的太少,能把话说清楚、道理讲明白的太少。举个简单例子,有十多个考生都用到了“分一杯羹”,但只有一人写对。其他人要么空着,要么写成了“分一杯羡”,要么改成了“分一杯粥”甚至“分一杯糖水”,让人不禁哑然失笑。
在今天,要求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少写一点错字、病句,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算是过分要求吗?在我看来,这只是底线的要求,还远没有上升到书法优美、辞章灿然、雄辩滔滔的较高层面。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疏于读书、懒于思考的人,一开口、一下笔就难免露怯,更不用谈什么“气质”了。
把读书变成节日,引来社会重视、政府推动,一方面因为它确实很重要,一方面也是因为它很容易被忽略、被挤占,产生“营养不良”的普遍后果。“营养不良”不仅体现在读书与读屏之间出现失衡,也体现在读书目的固化、品类失衡。一个特别常见的现象是功利化阅读,也就是抱着特别明确的目的、期待去读书,追求读书“有用”。诚然,读书本来就有接受知识、提升能力的功能,但过于追求这种实际效用,把读书当成通向“成功”、达成“目标”的工具,必然会局限它在精神层面的更高价值和意义—阅读,让生命更美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越是社会快速发展、技术飞跃进步,人们越是需要慢下来、静下来,不断为自己引入“源头活水”,让身心更好地融入时代。一个“营养均衡”的现代读书人,既要处理好“零食”和“正餐”的关系,也要保持良好的读书心态,处理好“有用”和“无用”的关系,兼容并蓄。不少时候,“无用”就是“有用”,甚至是“无用之大用”。正如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一书中说过的那段有名的话:“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不要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