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南京铁心桥街道:精准帮扶 谱写希望

南京日报2018-04-20 11:49:51

  原标题:铁心桥:精准帮扶 谱写希望

  针对因疾病、意外致贫实施“二次救助”,非本地户籍不再受限

  家住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的中年村民李某,因突发车祸造成长期重度昏迷,巨额医药费让这个原本经营饭店的小康之家一贫如洗;王某夫妻二人,异地拆迁到街道,因慢性病每月都需2600元的透析治疗……针对这样因突发大病、意外事故致贫,却又不属于现有政策帮扶对象的困难群体,如何通过“拉一把、扶一把”来精准帮扶?

  这是2017年铁心桥街道党员干部大走访时,雨花台区委领导、街道和部门负责人在大走访中发现的真实案例。问题被反馈给街道后,引发街道党工委对现有医疗救济服务体系的反思。在组织党员干部分组摸排、重点走访农户后,2018年初,街道党工委充分调研、广征意见,制定出台了《铁心桥街道城乡困难人群医疗救助暂行方法》。“在民政救助的基本保障体系之外,街道筹资100万元对因病致贫、遭遇意外事故、长期患病困难户等三种情况实施‘精准救助’,作为在市、区政府等上级部门给予困难居民各类救助以外的补充。”铁心桥街道社会事务科科长殷维维告诉南京日报记者。

  据悉,该办法称得上是在各类医疗救济政策之后的“二次救助”、兜底保障,补助标准为自费部分10%(最高不超过2万元)。值得关注的是,救助对象首次被扩大到辖区内有房产的常住居民;“红利”惠及面更为广泛,游离在民政保障体系外的贫困人群也因此受益。此外,考虑到很多从南京市其他城区来的拆迁户户籍并未迁入铁心桥,新政还“网开一面”,救助对象首次被扩大到辖区内有房产的常住人口。

  “街道党工委要求我们,要让每一类群众都充满希望,决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这是我们帮扶工作的根本目标。”殷维维告诉南京日报记者。由于历史原因,铁心桥街道辖区有着全市较为集中的困难群体,早年从河西等地拆迁的中低收入群体普遍补偿水平较低,被集中安置在景明佳园、春江新城等大规模经济适用房小区。据了解,按照2017年底统计数据,铁心桥街道低保户有1505人、低保边缘户481人,残疾人1196人,困难群体占全区比例约为40%;此外,还有大量的“贫困夹心层”—收入略高于低保线、又远称不上富裕的群体,一旦发生重大疾病或意外,生活质量反而不如低保户。

  家住铁心桥某社区保障房的王女士(化名)今年55岁,2018年初一场血管类疾病夺走了她年轻儿媳的生命,留下3个月大的孙子给她和丈夫、儿子抚养。命运的沉重打击让一家人的生活变得黯淡无光,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对外欠下3万多元外债。社区了解情况后,为她们申请了街道大病救助政策,共补助医疗费3000多元。“街道雪中送炭,让我们重新对生活燃起了希望。”王女士一边给嗷嗷待哺的孙子喂奶粉,一边不停地抹眼泪,她指着一夜愁白的头发告诉南京日报记者,眼下社区正在尝试为她儿子申报低保边缘户,尽最大可能争取各方面帮助。殷维维介绍,截至目前,该街道按照新政已兑现补助的家庭有5例,最近被救助的是一位鳏寡老人,他因罹患癌症获得5000多元补助。

  除了在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上寻求突破,铁心桥街道还探索社会救助与开发相衔接,筑牢困难群众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作为中国(南京)软件谷核心区所在地,该街道充分利用当地双创氛围浓、新兴企业多的特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延请园区企业家为当地困难家庭大中小学生充当“社会家长”,通过铁心好少年评比,从学业、心理等方面进行智力帮扶;搭建中青年创业基地、引进专业孵化器,实现创业就业帮扶。经过完善后的精准救助体系,如同一张缜密大网兜住民生底线,为铁心桥居民带来了稳稳的“小幸福”。

  “民生工作是基础,我们通过党建核心引领,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和力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凝聚力、渗透力,在做好为民服务的工作中体现党组织亲和力。”铁心桥街道党工委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下一步该街道将进一步探索完善精准帮扶体系,在融入、服务、依托软件谷过程中,不断推进产城融合,做好精准帮扶工作。

编辑:穆菁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