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专家建言:让科技成为金融发展助推器

新华日报2018-04-10 10:39:28

  原标题:如何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家建言:让科技成为金融发展助推器

  4月4日,江苏省金融研究院举行“推动江苏金融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专题探讨江苏金融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路径。与会专家提出,金融高质量发展,需改变传统思路,探索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拉存款越来越难,放贷只能继续减少

  省金融研究院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江苏存款规模2017年至今保持在13万亿元以上。从存款结构看,居民家庭存款、企业和机构存款的占比,始终保持在35%以上及36%左右。从变化趋势看,居民存款比重在下降,企业存款比重在上升。

  江苏存款规模与贷款规模构成的贷存比较高。2011年至今,贷存比一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徘徊在74%左右。

  “贷存比较高,虽然不能肯定风险会发生,但至少说明银行体系在融资上不会有更多缓冲空间。”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蒋昭乙分析说,这将意味着银行能放的贷款少,企业融资会更加困难。一方面,在货币政策从紧期间,通过各类渠道创造的存款增量相对有限;另一方面,2007年至今,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持续下降,因而银行拉存款越来越难,存款变少,放贷数额只能继续减少。

  未来,保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至关重要。同时,国内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金融产品的创新和科技手段的运用,使金融风险更具隐蔽性、复杂性和传染性。专家呼吁,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金融机构需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

  降低信息不对称,消除银行风险顾虑

  金融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需求?省金融研究院调研发现,银行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还不够,不少企业感受不到多少金融扶持的获得感。

  “促进江苏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亟待推动金融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省社科院财贸研究所副研究员丁敬雯说,在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金融资源更有效地进入实体经济各个环节。

  “银行资金就那么多,一边是国企,另一边是民企,通常更倾向于投给国企。”南京证券工作人员陈凯认为,银行习惯于认为投资民企风险很大,这种观念在新时代已不合时宜,需要重新思考。其实效益好的民企很多,不能用传统思维去断定风险大小,要通过对产业的认识去辨别风险。

  “一些企业融资难,有时并非银行不愿贷款,要反向思考,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加银行对企业的深度了解,消除银行的风险顾虑。”省金融办工作人员姚舜说。

  “银行放一笔几千万的贷款和放一笔几百万的贷款,要走的流程基本一样,但小额贷款的审批要付出更高的贷前、贷中审查成本,利润远远低于大额贷款,因此银行往往不愿做中小企业贷款。”蒋昭乙建议,从放开小贷公司融资渠道限制、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等方面入手,鼓励小贷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银行可通过大数据分析、供应链金融等方式降低调查企业的成本。

  银行业态在变化,加速民营金融发展

  《新华日报》记者最近发现,在南京新街口一带,一家银行开始调整作息时间,还有的银行关闭部分网点。

  “这个细节值得关注,它说明银行业态正在悄悄发生改变。”省金融研究院院长吴先满认为,经济繁荣时,银行往往推波助澜,导致一些项目和领域投资过热;经济收缩时,银行又会表现冷淡,最终加剧危机。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扶持标准要变,经济繁荣时,不妨冷静一点;萧条时,不妨稍微热一点。金融高质量发展,不能再延续、依赖过去的路径。”吴先满坦言,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跟民营金融与现实环境不匹配有关,民营经济发展更需民营金融的支持。

  多位专家表示,与民营经济发展的规模相比,民营金融发展明显滞后,当前江苏省只有一家民营银行,有必要加快民营金融发展步伐。江苏正积极发起第二家民营银行成立。

  当务之急,还要推动新技术在金融场景中的应用。专家建言,要让科技成为江苏省金融发展的助推器,去洞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动态,前瞻探索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智能风控、智能门户等金融科技创新。全面实现科技与金融业务的融合发展,强化“数据即资产”理念,让数据挖掘与分析在金融业发挥作用,创造价值。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