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灌云县先后开工建设伊甸园、潮河湾和伊芦山3个乡村景区,并于2017年10月试营业。从破土动工到如今正式开园,短短19个月,3个新景区均获授“省4星级乡村旅游区”,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多亿元;其中,伊甸园景区入选“国家旅游局旅游优选项目”名录,潮河湾景区被认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湿地公园,伊芦山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灌云旅游自此串点成线,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2017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全域旅游示范区”。2018年春节7天长假,全县旅游景点门票收入就超过去年全年。
经济相对薄弱的灌云县,是如何下活全域旅游“一盘棋”的呢?
讲究独特性,不搞全面开花
三年前,有山有海的灌云提出“终结化工大县,向旅游大县转型”的目标,得到全县热烈响应。当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各乡镇刨根溯源,将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神话传说一股脑搜集上来,纷纷申报开发旅游景区。
“旅游开发不能一哄而起,要市场导向、规划先行。”县委书记左军决定“解剖”龙苴镇古城遗址。此为秦末汉初大将司马龙苴筑的土城,距县城25公里,目前仅剩高出地面6米的“大土堆”,偏居荒野。光修公路就要几个亿,即使路通了,又有多少人前来“寻古”?
“全县上百处古迹遗址哪能同步开发?钱在哪、谁投资、几年能回本?”在全县旅游工作会上,左军将自己的担忧和盘托出。接着,请来专家开旅游知识讲座,让大伙明白:自然、历史、人文、社会等特色资源,不等于优质旅游资源,不等于都能开发成旅游产品。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高度市场化的结果,不能一厢情愿“造景”。之后,各乡镇主动撤回开发申请,服从全县全域旅游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围绕有“看头”、有“玩头”、有市场,经过多轮评估,2016年初,灌云县委、县政府决定量力而行,依规首批开发以上3个景区,不搞“全面开花”。
讲究低成本,拉长产业链
灌云全域旅游,目前定位为200公里半径的乡村游,并立足乡村资源拉长旅游链,低成本开发,不贪大求洋,能栽“土花”不种“洋草”,多种“好看又好吃”的实用植物,能改造自然地貌的不新增用地,千方百计降低投资和运维成本,提高景区集约开发水平。
用足遍在性资源,以乡村旅游撬动产业结构调整。潮河湾景区大面积种植油菜、向日葵和莲藕,不仅形成三朵“景观花”,还带动了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伊芦山景区依据商代开国贤相、“汤药之祖”伊尹的传说,种植千亩梅花,建成全国最大梅园,并开发出系列养生饮品;伊甸园景区依托原有6500亩梨树发展大地景观、立体采摘,又建起丹麦童话小镇、中国爱情海等艺术街区,中西合璧、四季有景、景出效益。
“很多景区都困在运维成本上。灌云通过挖掘、唤起、再现乡土旅游价值,减少旅游投资运维成本,吸附周边农民就业,增强了景区内生动力和竞争力。”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主任章锦河教授这样评价灌云。
吸引农民参与景区建设,灌云闯出一条旅游扶贫、乡村振兴新路子。位于潮河湾景区的杨集镇,有10个村4万人生活在紧邻泄洪通道的沂河两岸,过去一年只长一季小麦,加上交通闭塞,群众生活窘困。镇党委书记李明介绍:2017年起,景区按每亩1000元价格流转这些低洼田,再“返聘”农民种油菜、莲藕和修公路,按月发工资;每年“油菜花节”的旅游收入再二次分配;又新修两条10公里柏油路,打通向外通道。2018年,沂河两岸2万农民可顺利脱贫。伊甸园景区建设也带动周边村民办起60多家商店、民宿和农家乐,“家门口脱贫”的成绩还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目前,常年在3个景区从事运输、餐饮、民宿、农家乐、采摘的务工农民已达2万人,环绕3个景区的5个村,分别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和省健康村。
讲究机制新,提高市场化运营水平
灌云县几年前开发一个景区时,县监察、交通、住建、国土等部门“合盘上”,多部门融资、多头经营管理,到头来景区还是“半死不活”。“政府办景区,忙得要死,但成活率很低。”县旅游局长马兆同反思道。
和以往不同,3个景区的开发都是先成立融资机构、找好钱,再选聘职业经理人、成立经营公司,万事俱备,项目才开工建设。
县里专门成立旅游投融资公司,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旅游产业发展投资体系。3个景区分别成立经营公司,在全省范围公开选聘职业经理人,提高景区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水平。其中,伊甸园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因运营出色,被评为连云港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压力大!30多万年薪不好拿。”招引自南通的伊尹小镇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卞瑞华坦承。他告诉记者,目前伊芦山景区活动一场接一场,现在是梅花节,下面是风筝节,再就是汤养美食节……没有差异化创意策划,就聚不来人气,也形不成盈利模式。
依靠文化联姻,丰富旅游内涵,做强景区,是灌云经营旅游的又一创新。灌云将县内大伊山景区佛文化、镜花缘文化与连云港市区花果山西游记文化相融合,打造市、县联动的旅游文化综合体系。如今,灌云这3个景区已成为连云港“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