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创新服务业 “软产业”增强“硬供给”

新华日报2018-01-26 10:40:45

  原标题:打赢三大产业攻坚战系列报道 ③ 创新服务业,“软产业”增强“硬供给”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fe2

智能机器人让观众领略“智能工厂”秀“看家绝技”。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邵丹 万程鹏 摄

  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50%的江苏,如何依托科技创新优势,在高平台上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如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服务业新兴业态,增加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供给,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必须明确方向,细化路径。

  数短板:“软”“硬”产业融合不深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会成为主流趋势。作为制造大省,江苏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但作为“硬产业”的工业与“软产业”的服务业,协同发展还有距离。

  “大而不强的制造业难以拉动服务业发展。”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全球制造业正从“生产性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制造业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从江苏实际情况看,受体制、机制以及人才等因素制约,制造业服务化刚刚起步。

  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制造业服务化产品由单一产品变为“产品+服务包”,产品价值链大大延伸。与飞机销售关联的服务包价值是飞机售价的10-15倍,与汽车销售关联的服务包价值是汽车本身的5-8倍。在盈利模式上,制造业服务化则由以产品增值为主的模式转向以服务增值为主,盈利点更多,更有可持续性。全球汽车行业总利润中,制造环节约占40%,服务增值占50%-60%。

  江苏制造,大量属于加工组装,高端产品和技术较少,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服务成为企业生产服务的主要需求,制造业与服务业内在关联性不强,致使制造业对研发设计、品牌经营等高端服务需求不旺,服务业发展缺乏内生动力。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力也不强。在欧美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普遍在70%左右,占GDP比重在43%左右,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但研发、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制造企业专业化需求,制约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谱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我省首家民营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中谱检测崔步华说,我省近年检测企业大量出现,但总体上还是小行业。全国现有3万多家实验室,其中与农产品、食品相关的实验室8000多家,大量原属政府事业单位,一直到县一级都有。“实际上,如果规模少于100人,能力很难全面。这个行业有整合的机会和要求,不需要每个地方都建一个。小而散是没有办法让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

  看优势:创新求变发展提速

  前不久,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新公司的核心业务是运用云平台、大数据计算,推动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融合。

  中车浦镇车辆公司技术工程部的宋雷雷说,浦镇公司的智慧物流,可以实现与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的有效对接。通过手持终端,每个工位员工的生产任务、作业计划、生产工序等都会分解为具体动作,一旦出现生产质量问题系统便自动停止。这样的智慧物流系统,成了智能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和帮手。到去年12月,浦镇不仅成功签订物流咨询、智能制造、物流托管等项目30余个,订单总额超过2800万元,其智慧物流系统已在全国80多家企业推广运用,工艺编制周期缩短24%左右,成品率进一步提升。

  经济学家刘志彪认为,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我省产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有很大作用。

  全方位推进服务业发展,江苏在加速发力——

  制定出台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纲要,实施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五年实施三大行动,力推全省服务业优先发展。全省125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企业约16.5万家,营业收入2.7万亿元。

  最近5年,全省服务业年增长率均超过GDP增速,占比不断提升。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8.6%,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比,全省经济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根本性转变。2016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0.1%,服务业首占“半壁江山”。

  围绕服务业发展,省级层面推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改革服务业引导资金管理方法、改革服务业统计方法等三大改革,提供相应的制度环境。

  各地为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展身手。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的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汇聚知名互联网企业280家,其中中国互联网50强企业就占11家。盐城实施服务业“名企、名品、名家”工程,推动科行环保、丰东股份等企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去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

  探路径:跨界融合协同创新

  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江苏未来之路怎么走?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说:“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和‘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注重发展科研、咨询、智库、会展经济、教育培训等软产业,推动软产业和硬产业协同发展。”

  加快融合,构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聚焦现代供应链,推动产业优化整合,跨界有效利用各类资源。顺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促进“设计+”“物流+”“旅游+”等跨界融合发展,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先行先试,试点建设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区。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提升信息、科技、金融、物流、商贸等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能力。落实创意农业发展行动,鼓励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支持农业服务云平台建设。支持制造企业通过推动创新设计、推广定制化服务,发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付等新型云制造服务,打造“平台+模块”“服务+制造”的网络化协同生产服务体系。推动制造企业向创意孵化、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两端发展,建立“产品+服务”盈利新模式。

  打破服务业内部阻隔,促进细分行业交叉、延伸、重组,创新服务供给,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