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冷门专业也有“逆袭”的春天

新华日报2018-01-10 14:42:05

  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走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而1954年王泽山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时,选择的是全校最冷僻的火炸药专业。有媒体评价说,王泽山一辈子与火炸药“以身相许”,成为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选择冷门专业一样可以有“火花四射”的人生。

  就业环境优劣、收入高低、前景如何等,往往成为衡量专业“热”和“冷”的标准。而事实上,选择专业不仅要考虑一时冷热,更需顺应社会的需要,响应祖国的号召。王泽山说,“国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火炸药是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领域”。“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为了国家需要多次转换研究方向,“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些优秀科学家将个人价值融入为社会做贡献中,将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中,也为今天的青年学生选择人生道路和前进方向提供了一面镜子。

  选择冷门专业,意味着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要忍受清贫、寂寞。但也该看到,有时冷门专业可开辟的疆土更广,可施展的空间更大。任何专业只要肯钻研都会大有作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隐姓埋名长达28年。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是于敏与核武器研制相伴一生的写照。咬定青山不放松,凭借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定力,就算是冷板凳一样可以坐热,展开新的人生篇章。王泽山院士的成功也告诉我们,能不能“火花四射”并不取决于专业,而取决于自己的拼搏。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