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秦淮区率先试点,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医养结合“秦淮模式”成效引全国关注
芦琴艳静静地坐在床边,仿佛周围的一切与她无关。解定兰有时候走近她,观察一下她的呼吸是不是均匀,为她整理一下衣服。还差一个月,88岁的芦琴艳就已经在南京秦淮区欢乐时光老年公寓居住10年了。她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顾。她已记不得人,只是一到吃饭时,总是端着饭碗找自己的孩子,似乎只有在那一刻,她能想起一些事情。
离芦琴艳不远,86岁的袁秀英老人境况更差一些。自2014年入住老年公寓以来,她就一直插着鼻管,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定期来为她检查,养老公寓的护理员定期给她翻身、擦拭。
“若不是我们老年公寓和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型的医养结合,这些老人坚持不了这么久。”欢乐时光老年公寓院长解定兰说,欢乐时光老年公寓入住了300名老人,平均年龄80多岁,绝大多数患有各种疾病,只有十多人生活能完全自理,其余都是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医疗需求强烈。恰好,老年公寓的对门就是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桥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使得医养结合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13年,双方正式“联姻”,在我市率先试点“医养结合”。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了以陈萍主任医师为主,中西医结合、医疗康复兼备的服务团队,全时段、全方位地为入住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及院前急救服务。2017年1至10月,医护人员共为老年公寓门诊巡诊12.7万人次,为126位新入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康复治疗224人次,插鼻饲管364人次,静脉输液3267人次……
“通过我们的服务,入住老人免于往返大医院的劳苦奔波,节约了老年公寓、家属的宝贵时间和精力,也节省了政府的大量医疗费用投入。”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董玉中说,过去,常有老人家属通过12345等渠道投诉就医难,开展医养结合后,此类投诉几乎绝迹了。
南京秦淮区作为南京的老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很高。据2015年相关数据,全区60岁以上老人16.11万人,老年化率达22.49%;失能、半失能、独居、空巢老人37844人,占老人总数23.49%。为了给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持续性照顾服务,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缺护理的问题,秦淮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成效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省、市、区相关部门多次前来视察调研,相关经验、做法已在全市推广。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先后获得“江苏省示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老年科、中医科)”等多项荣誉。
在红花医养结合成功试点的基础上,秦淮区卫计局联合区民政局,开启了“预防、养生、医疗、养老”高度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了“秦淮区为老服务医疗联盟”,开通了“社区健康快车”,创新“医养结合”老年人健康服务模式。社区全科团队与辖区养老机构、居家养老中心签订服务协议,开展对接合作,为签约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医疗卫生“套餐”服务,有效满足失能、半失能等困难老年群体健康需要。2016年,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医养结合”医疗服务规范试点工作,提升为老健康服务水平。
自从礼拜寺巷老年公寓和止马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后,养老院里的近百位老人就过上了“下楼看病”的生活。这些老人平均年龄超过80岁,几乎都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若是要去大医院排队挂号看病,身体上吃不消。“医养结合”对接后,看病不用挂号,还能直接在房间里挂水,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上了一个台阶。
目前,秦淮区在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只占老人总数的8%左右,还有90%、约15万老人采取居家养老的形式。对于这部分老人的医疗需求,秦淮区结合家庭医生制度,以老年人、慢性病人等为重点签约人群,上门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包括测血压、血糖,心电图监测,抽血检查,拔插胃管、尿管以及外伤换药等医疗服务。
秦淮区卫计局负责人告诉南京日报记者,下一步,该区将在规范化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推行“社区家庭‘医养结合’医疗规范化服务”。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服务流程,推进秦淮区社区家庭“医养结合”医疗服务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以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老人等为重点,加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度。开展家庭医生培训,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水平。扩大家庭医生签约个性化服务包试点范围,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广。做好重点人群医疗卫生服务,为1万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为1万名适龄妇女开展“两癌”筛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