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全国率先开展,成我省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品牌 ——八礼四仪, 让江苏孩子更优雅
2014年春季学期,江苏在全省1700万未成年人中开展以“八礼四仪”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四年过去,“八礼四仪”养成教育已成为江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在全国产生良好反响和示范效应,并被中宣部评为十八大以来宣传工作创新案例。
礼貌是后天习得,教学要遵循规律
就在前几天,连云港解放路小学德育处主任夏莉又收到了一封表扬信,表扬学校的孩子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这样的表扬信,夏莉的柜子里有厚厚一摞。“八礼四仪”教育开展四年来,夏莉和这些表扬信一起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
“知书达礼不是先天而生,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一步步习得的。”在江苏省未成年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上,江苏省特级教师夏莹说。
要文明守礼,首先要能分辨什么是礼仪。2013年,江苏省文明办专项课题组的调查显示,60%的小学生并不真正掌握该年龄段应该掌握的文明礼仪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江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广“八礼四仪”可谓正当其时。
文明礼仪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都要遵循教育规律。《新华日报》记者从江苏省文明办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八礼四仪”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了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以及家长代表的意见,融入“爱、敬、诚、善”等价值理念,注重基本礼仪规范,注重从生活细节入手,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八礼”即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135条礼节帮孩子规范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四仪”则是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给孩子的成长过程留下弥足珍贵的难忘瞬间。
“‘八礼四仪’相对于我们以前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更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徐州湖滨中心小学的窦丽芳老师告诉记者。比如说待人之礼,提到上课要尊重老师劳动,要认真听讲不能说话,“如果有学生不听讲,我就问‘八礼四仪’里有一条怎么说的?马上学生就坐直了!”
仪式教育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通过仪式,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因为体察到孩子的成长,进而不断反思以及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作为以“开笔礼”闻名在外的南京夫子庙小学,礼仪教育一直是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深受学生喜爱。在夫小校长冯爱东眼中,仪式是一种氛围的营造,可以让孩子及他人更快接受自己身份的转变。
“‘八礼’是日常养成,‘四仪’则是激励巩固。”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文明办主任杨志纯说,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其目的就是通过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重在养成,贵在坚持和融入
文明礼仪教育重在“养成”。养成教育有其连续性,要有检验、巩固、提升的过程。
徐州湖滨中心小学坚持每天对照“八礼四仪”的要求,对学生逐项检查、记录、量化、反馈、整改,每周公布一次检查结果。学校在上下课铃声前设置提示语:“下课了,请你轻声慢步,安全游戏。”“上课了,请你做好课前准备。” 颜拓老师感慨道:“在日积月累中,我们的学生举止更加文明。”
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养成的连续性,目前江苏省已有近3000多所学校开设了专门课程,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镇江市在示范学校开设文明礼仪课程,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每学期安排分别不少于20课时、12课时、8课时和6课时,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很多学校还开展“开学第一课讲礼仪”活动,并逐步形成制度。各地还普遍通过艺术节、读书节、社团活动等,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内涵,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
如何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融入孩子成长的过程?南京市倡导“礼仪源于生活,才会反哺生活”理念,要求在学生入校、晨会、早操、课间、就餐等时间段分设学生文明礼仪监督岗。徐州市鼓楼区则将“八礼”细化为50个小的行为习惯,让孩子们在点滴生活细节中逐步养成文明礼仪规范。南通市推行“日行一善、月习一礼”活动,每月以一礼为重点强化学习实践,让文明礼仪规范入脑入心、见诸行动。
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则让文明礼仪教育更加“接地气”。儿童剧《寻找红头发》、音乐剧《田梦儿》、木偶剧《穿越“无礼国”》、3D公益广告动画片《暴宝陶淘向前冲》、50集少儿微电影《礼仪伴成长》等在广大未成年人中都有很高的人气。《寻找红头发》是一部以“八礼四仪”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主题,反映未成年人的亲情与友情、宽容与理解、成长与梦想的原创儿童剧,自今年5月27日江苏省第四届美德少年颁奖典礼上首演后,累计演出179场,观众人数达17万人次,巡演足迹已达常州、苏州、无锡、镇江、扬州、泰州、淮安7个设区市。
辐射社会,教育环境整体优化
在徐州湖滨中心小学,孩子们说起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滔滔不绝,“随地吐痰”“爱讲脏话”“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成年人的各种陋习被反复提及,一览无遗。
显而易见,在我们教育孩子知礼懂礼的同时,孩子也在观察着我们。南师附中学生处主任高蔚云的经验是,孩子如果有不文明的现象,百分之九十都有家庭的原因。江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大力推广“八礼四仪”,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让社会对文明礼仪有一个广泛的知晓度,对全社会的文明礼仪意识有一个强化。
如何将文明礼仪教育真正带入家庭,辐射整个社会,江苏省内各地都有很多探索。充分利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道德讲堂、家长学堂等阵地,开展“小手拉大手”、“家庭亲子共读”等礼仪实践活动,引导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示范、当榜样,如常州市天宁街道引进159个社会组织共1080名志愿者,面向社区孩子和家长,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很多幼儿园、小学让小朋友们成为“小小宣传员”、“小小监督员”,让孩子把良好的礼仪风貌带出校园,带进家庭,带向社会。
各地还组织编创了一批反映文明礼仪规范的“三字经”、童谣、情景剧、礼仪操、礼仪游戏等,丰富了文明礼仪的教育形式。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的“童心里的诗篇”少儿诗会、“童声里的中国·成长的歌谣”创作大赛评选出一批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诗歌、童谣、歌曲。2017年5月,《凡事讲礼》电视栏目在江苏教育频道开播,面向社会普及文明礼仪规范。
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环境的整体优化。夏莹说,“八礼四仪”的行为规范针对未成年人,但抓住这个契机,为人父母,为人师长者也可以重温文明礼仪,身体力行地教育孩子,修正自己。
在过去三年文明城市省级测评问卷调查中,被随机调查的中小学生对“八礼四仪”知晓率达100%。许多家长也感到孩子长大了,变得更加懂事了、更有礼貌了。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这项教育在全国尚属首次,无先例可循。”杨志纯表示,自“八礼四仪”教育开展以来,四年间我省不断丰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内容,引导青少年在学礼仪、践礼仪中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根基;注重将文明礼仪教育从校园为主向社会和家庭延伸,使文明礼仪教育实现更大范围覆盖;将“八礼四仪”养成教育纳入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行动方案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其目的都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养成”教育的连续性,让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
“礼仪教育,表面是学礼,根子是学做人。”中华礼仪协会会长范智说,“礼仪教育江苏走得比较快,一个更加文明的社会在江苏已然出现。”